在我们城市,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有的智力存在障碍,有的被确诊为孤独症,是“来自星星的孩子”,有的是唐氏综合征,都在生活与学习中面临重重挑战,他们是父母心里难以抚平的伤。然而,在教育的广阔舞台上,我市有14所以适应生活、融入社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向他们敞开怀抱。其中,路南区培智学校是市区唯一一所对中重度智障、孤独症少年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培智学校。记者近日来到这所学校,看到了80多名特殊的孩子正在接受着无微不至的教育关怀,演绎着不一样的成长故事。
励心启智 点燃希望
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学校立足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围绕着“以生为本”的教学工作中心,将国家课程地方化,开设潜能开发课程,为每一位特殊孩子提供适宜的个性化课程,弥补缺陷、挖掘潜能。
男孩小小(化名)刚入学时的情景,老师们都记忆犹新:“紧紧地拽着大门,不停哭闹,还动手打老师。”半年后,记者看到的小小,安静地坐在温暖的教室,一只手拿着线对准另一手中的珠子串过去……
“心智障碍、孤独症等特殊儿童,大多自控能力比较差,对陌生环境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小小当时出现的问题行为是正常的。与特殊孩子相处要求老师更加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与恒心。”学校教导主任闫旭说。在教学中,老师们一笔一画教写字,一点一滴教自理。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老师们常说:“即使明天会忘记,没关系,明天老师依旧还会教你。”
培智学校的老师更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有的孩子学得慢、忘得快,但是在老师眼里乖巧、守纪律;有的孩子待人真诚有礼貌;有的音准很好、记忆力超出常人,歌曲听两遍就能唱出来。”副校长王世强说道。
一年级至九年级的每个班级只有8至10名学生,却安排了两位老师。教学中除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文化知识,还分年级开展拓印、串珠、布艺拼接、皮影、扎染、掐丝珐琅画、漆艺、竹编、剪纸等非遗文化传承课程。通过穿针引线、剪裁拼接、雕刻上色、感知搭配色彩,锻炼孩子们双手的精细动作,促进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使大脑及身体各部分器官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和完善。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着非遗文化的温暖,也在为传承非遗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培养了专注力与耐心,慢慢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老师们把作品精心收集成册或布置展台展示,对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感到无比骄傲。这些作品是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更是孩子们无限潜力的有力证明。
自强不息 勇于挑战
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磨炼其不惧困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完成一次次蜕变成长,收获荣耀和欢喜,变得更阳光更自信。
“小呀小玉米我要把它送给你,大家一起分享是多么的开心……”舞蹈教室里,伴着《小玉米》欢快的曲调,同学们在进行排舞排练,他们动作俏皮可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排舞是一项非常适合残疾儿童的群体活动项目,既增强孩子的体质,又愉悦身心,增强他们的信心。老师耐心教授,克服孩子们肢体不协调的困难,分解动作并放慢速度,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到位。教学完成后,老师又带领孩子们反复练习,强化记忆,并对动作细节予以纠正和优化。随着对动作的掌握越来越到位,自信的笑容出现在了孩子的脸上。
成绩是努力最好的注脚。路南区培智学校将排舞融入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中,在河北省率先全面普及并起到了引领作用,多次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残疾人排舞大赛,《小玉米》《三字经》等节目分别获得大赛的特等奖、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多次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除排舞外,旱地冰壶、轮滑、特奥篮球等体育艺术教育也融入课程的特色教育教学模式中,给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和谐、快乐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孩子们的潜能被不断激发,各自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学校运动健儿在河北省第五届残疾人群体运动会上喜获4金7银2铜的好成绩。校轮滑队队员白鑫桐作为唐山市代表队的一员,参加河北省特教学校轮滑比赛,奋勇争先,荣获了一金一银的好成绩。
记者刚走进楼道,就闻到烘烤出来的香味。烹饪室内6名高年级同学正学烘焙,从揉面、揪剂、擀皮、刷油酥、到卷起来蘸芝麻,虽然动作缓慢,但每个步骤都做得一丝不苟,神情认真。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为了让心智障碍孩子从“被帮助”变成“帮助人”,学校针对特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实际,开设烘焙制作、保洁家政等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助力毕业后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价值。
融爱同行 携手成长
普特融合共建,能够促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增强特殊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让普通儿童接受个体的差异多元,对他人和世界有更多理解包容,培养爱心和责任感。“希望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通过活动,彼此接纳、团结协助、强健体魄,在接纳与包容的氛围中增进交流、促进成长、共同进步。”路南区残联理事长刘江说。
路南区培智学校分别与胜利路小学和友谊里小学开展了普特融合共建活动和普特融合趣味运动会。运动会上,普校和特校孩子们一起比赛轮滑、玩旱地冰壶、推小车、拾彩豆、快乐跳圈、绕杆运球,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充分展现了团结友爱、拼搏向上的精神。
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事业同样给予了广泛关注与支持。唐山银行捐资,为学校建成了孤独症儿童专用教室。近日,开滦通达物流有限公司精心挑选并购置了一批崭新的校服,工作人员还带来了毛绒玩具,为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童趣和欢乐。
根据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双向延伸”的决策,路南培智学校正积极筹备,将服务学段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延伸。
初春,路南培智学校校园的竹林葱葱郁郁,多年来早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这片竹子守护见证着师生们每天的学习生活,而竹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姿态,更像孩子们在老师们的呵护引领下成长的写照。“培养学生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我们学校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希望社会各界对培智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理解和善待这个特殊人群。”校长赵立苹说。
▲美食少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烧饼。 ▶培智学校舞蹈老师在教授孩子舞蹈。 记者 刘大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