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楠)近日,由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举办的“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产业应用”专题讲座圆满落幕。这是我市企业管理人才能力提升工程的第三期专题讲座,前两期分别聚焦于“从DeepSeek说起——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依法治企·和谐用工——《劳动合同法》深度解读与风险防控”。此次活动再次吸引了众多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其中包括二十二冶集团、百川集团、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华北理工大学等,共有106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及科研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讲座特邀程龙教授授课。程龙教授的研究领域涵盖康复辅助机器人、机器人智能控制、人机交互、触力觉传感器等,并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曾入选国家杰青、优青、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重大荣誉奖项。讲座中,程龙教授详细介绍了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物流仓储、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重点分析了其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他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将逐渐替代部分重复性、规律性强的工作岗位,如制造业中的装配工人、物流行业的分拣员等。但同时,也将催生一系列与具身智能研发、维护、训练、伦理监管等相关的新就业机会。程龙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产业应用前景,为学员们带来了前沿的科技视角和深刻的行业洞察。
此次讲座得到了广大企业家的积极响应。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不仅深入了解了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前沿技术,更深刻感受到了两者结合在未来应用领域的广阔前景。此次培训不仅加强了机器人科研团队在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教学中的实践指导,还促进了标准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为行业输送更多复合型和工程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广泛应用,这些新技术将为我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就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据悉,为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我市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支持企业负责人参加国际国内高端进修、鼓励人才服务机构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参加EMBA及国家级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工业设计领军人才等专业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市人社局将继续紧密围绕八大产业,精准对接全市人才培训需求,持续推动企业管理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和企业家队伍提升工程。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积极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就业挑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