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教育·观察 上一版   
下一篇

实训场面热 匠心育才忙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见闻

本报记者 赵欣 通讯员 杨剑

▲电气工程系郭涛老师指导学生操控工业机器人。

▶老师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讲解电路原理。

记者 刘大民 摄

一处处宽敞整洁的实训场所,排布着数控机床、机器人,汽修车间和化工教学工厂大型设备坐落有序,机器轰鸣……在繁花盛开的春光里,唐山职业教育的沃土展现出勃勃生机。

4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丰南区的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学生们正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实训。他们热情高涨、努力钻研,为成才蓄力,一幅幅“技能报国 匠心筑梦”的画卷徐徐展开。

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实训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50%。投资2.2亿元的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2017年在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建成并使用,学院立足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优势,助力37个专业的学生和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培训,大大提升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教师强,则学校强,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理念。我校通过校本研修、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途径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让名师引领学院高质量特色发展。”学院院长王卫国介绍,“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三三三人才、市管专家、博士等高层次人才9人,有全国技术能手、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17人,有全国技工院校优秀教师、黄炎培杰出教师等先进个人4人。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1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5%,他们不仅是教学骨干,更是企业技术顾问。”

步入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化工教学工厂,学生们正在聚氯乙烯装置前进行精馏工序仿真操作。“这里是国内首创的盐化工教学工厂和国内领先的石油化工教学工厂。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能有效模拟化工生产的全过程,保证学生在安全、环保的条件下对化工生产装置进行调节与控制,有效解决了困扰化工教育领域多年的学生动手难问题。”化工医药系副主任李艳鹏介绍。

在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分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郭涛老师正指导学生怎样熟练操控智能制造设备,并要求每个环节力求精益求精。近年来,郭涛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并获得好成绩。在教学中,老师们将参赛经验倾囊相授。

现代机床加工技术分中心内,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分列两旁。唐山市职教名师李伟告诉记者,学生们不仅要学车铣、五轴加工,也要胜任零件设计、绘图、编程工作。“当前机械加工操作人员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但只掌握单一工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竞赛要求。我们的目标是培养综合性、多工种技工人才。”

“拆卸连杆轴承盖时要全神贯注,处理活塞环更要屏息凝神,以特定角度取下活塞。”在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分中心,河北技术能手刘超老师正在教学生发动机活塞的拆卸。这是学生们目前要攻克的“重大难题”。同学们纷纷表示,虽然有难度,但大家对汽车构造抱有极大的热情,乐于探索机械奥秘,在老师的帮助下,有信心奏响这动听的“汽修交响曲”。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不断扩大,技术迭代迅速。“学生们在掌握燃油车机械构造的基础上,要学习新能源汽车的原理和技术,只有全面掌握机械、电控、电池等知识,毕业生才能与企业需求更好对接。”刘超说。

雕刻月季花是烹饪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在食品雕刻课上,22级学生贾滢璐拿着刚刚雕好的橙色“小花”,安静又喜悦。她的老师林志征曾经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比赛”获得团体第一名。贾滢璐已不满足于仅仅雕月季花,趁下课又向老师请教龙头和小金鱼的雕刻技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厨师就要勤学苦练,只有这样,才能让食客欣赏到匠心之美、烹饪之美。”林志征说。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在掌握职业技能方面尤为重要。除在学院内一年一度举办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外,全市、省内乃至国内的重要赛事也总能找到该院老师和学生的身影,并屡创佳绩。师生同台竞赛成为一道亮丽风景。2024年该院在各类技能大赛收获颇丰,共荣获国家级团体二等奖2个、团体铜奖2个;省级个人一等奖3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2个;省级团体一等奖3个、团体二等奖15个、团体三等奖12个。在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中,该院共83名师生获奖,获奖数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居第三位;化工医药系师生两次夺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汽车工程系刘超、侯立国两位教师获得全国新能源关键技术大赛二等奖。通过竞赛,师生不仅收获荣誉,更提升技能,开阔视野。参加比赛时,能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技能人才同台竞技、互相切磋,这种经历弥足珍贵。

不久前,2006级数控专业优秀毕业生崔昊翰回到母校,和大家分享成长经历、成功经验。崔昊翰现是唐山三友集团一名车工高级技师,在省市各级技能大赛获奖。同学们与崔昊翰深入交流互动,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学长的宝贵经验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大家对未来多了一份憧憬,对理想多了一份追求。

据产教融合中心副主任李唯介绍,学院在推动产教融合、丰富校企合作方面,一直在不断探索新方向、新思路、新形式。目前学院与一汽大众、长春富维安道拓、百盛机械、大唐凤凰园、鸿宴饭庄、唐山高速集团等辐射京津冀地区56个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今年,我们不仅联系大型央企、国企,更要把目光投向唐山本区域企业,加强与本区域企业合作,更好地服务于唐山经济建设。”

在校企合作方面,建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个。为给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多空间,与企业建立稳固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学院产教融合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组织校园双选会、“优秀企业家进校园”讲座、组织学生企业参观研学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这所由七校整合组建的‘职教航母式’职业院校,已有67年的办学经历。今后,学院将继续以‘匠心融创’的理念,立足唐山,辐射京津冀,围绕装备制造、化工化验、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专业群建设,不断提升在省内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着力建设引领河北、示范全国、走向世界的高水平技师学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院长王卫国说这番话时信心满满。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