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栗谷共生”赋能农户增收

本报讯 (记者金鹏 通讯员刘红艳、宁川颉)“村里广播说有老师来教我们在板栗树下种谷子,我赶紧来学学。听说按着专家科学方法播种,每亩地能产出谷子600多斤,还不影响板栗生长。”遵化市苏家洼镇枣林庄村农户刘海宽说道。

近日,在该镇枣林庄村的“栗谷共生”试验田内,来自唐山师范学院驻村工作队的老师们正在手把手指导村民开展一场特殊的“空间争夺战”——利用闲置的林下空间播种谷子。老师们科学设计谷子与栗树的间隔,操作手扶式播种机在栗树下精准播种,保证通风透光,实现栗树与谷子生长互不影响。这一创新的“栗谷共生”模式,将传统单一种植升级为立体农业,让土地“空间增效”,也为农户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播种在栗树下的谷子,是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精选的唐杂谷56950耐阴谷子,适合在林木下种植。栗树可为谷子挡风,增强谷子的抗倒伏能力;谷子不仅能使树下的空地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降低栗树的病虫危害,助力板栗增产。该种植模式巧打时间差,谷子在清明节前后种植,栗子收获前就能收割完成,不耽误农时。

截至目前,苏家洼镇已有大刘庄、枣林庄、张家坟等多个村开始试行“栗谷共生”种植模式。这种模式下,农户每年每亩地的收入预计至少能增加2000元。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该镇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们讲解土壤改良、营养调控、病虫草害防治等栗谷立体套种技术,帮助农户快速掌握种植要领。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