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韩冬 通讯员陈洪阳、王晓琪)近日,曹妃甸海上“渔商矛盾调解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渔民捕捞作业水域与商船习惯航路用海矛盾纠纷,涉及33户渔民切身利益和12艘定线船舶航行安全,此次调解充分发挥了涉渔涉海多部门协作优势,展现了“一站式”多元联合调解机制的高效性和专业性。
曹妃甸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捕捞区和航运通道。近年来,曹妃甸港发展迅猛,目前年货物吞吐量已突破5亿吨,年商船进出港已突破6万艘次,作为传统渔区,曹妃甸水域渔业活动频繁,渔民捕捞作业区域与商船习惯航路的重叠问题逐渐显现。此次矛盾纠纷源于渔民捕捞设施可能因商船航行而受损,而商船则面临航路受限和运营成本增加的困境。双方在用海权益上的分歧,为曹妃甸海上交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调解过程中,海事部门利用其在海上交通管理和航路选划方面的专业优势,对矛盾双方进行政策解读和协调指导;海事法院从法律角度为双方提供专业意见,确保调解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渔政部门则从渔业生产角度出发,为渔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经过多部门的联合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商船方同意固定习惯航路,尽量避开渔民捕捞作业区域;渔民则同意在不影响自身作业的前提下,为商船提供必要的通行便利。此次调解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还为双方未来的用海活动提供了指导。
据悉,曹妃甸海上“渔商矛盾调解中心”于2025年1月8日正式揭牌,该中心由曹妃甸海事局牵头主导,联同曹妃甸区农业农村局、天津海事法院曹妃甸审判庭、唐山海警局曹妃甸工作站、河北省渔业互保协会等五家单位协作管理,旨在发挥各单位业务、职能优势,进一步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实现渔商事故纠纷公平公正、便民高效化解。
此次成功调解是曹妃甸海上“渔商矛盾调解中心”挂牌成立以来又一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一站式”解纷机制的优势。曹妃甸海事局牵头联合多部门,实现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推动了海上交通与渔业生产的和谐共治。下一步,该调解中心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优化调解机制,为辖区渔商用海矛盾提供高效、专业的解决方案,助力曹妃甸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