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会芳、王相怡)走进六农场曾四村邻里互助点,悠扬的二胡声与欢快的棋牌声交织,奏响一曲别样乐章。老人们或专注于读书看报,知识浩海中尽显悠然;或围坐一处,在棋技里一决高低,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一幅“老有所乐”的温馨画卷,正于眼前徐徐铺展。
自建成以来,曾四村邻里互助点持续完善设施设备,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不仅为老人们打造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场地,还贴心设置了日间照料室和厨房,并购置了丰富多样的娱乐用品,以及各类书籍报刊。老人们自发组成了“合唱团”“乐器小队”,他们精神矍铄,在乐谱架前挺直了腰板,从经典的红色歌曲到婉转的民歌,从二胡演奏到京东大鼓,用饱含深情的嗓音与乐器演奏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往昔岁月的缅怀。同时,七彩志愿服务队还定期组织志愿宣讲、健康讲座、文艺表演等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极大地满足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前就喜欢拉二胡,但是没有正经场地,现在有了这个邻里互助点,我们这些老年人可以尽情地唱歌、演奏乐器,大家一起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感觉生活特别有滋味。”72岁的孙大爷笑着分享道。像孙大爷这样“多才多艺”的老人在六农场还有很多,邻里互助点的存在,不仅让有相同爱好的老人们聚在了一起,还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充满了乐趣与活力。
近年来,六农场始终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服务宗旨,结合老年人实际需求,通过盘活文化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打造老年群体文体活动阵地和精神家园。同时,不断在精细化、个性化上下功夫,使邻里互助点真正成为老年朋友老有所学的课堂、老有所乐的阵地、老有所为的桥梁和对外联系的窗口,助力老年人在文化的滋养中绽放最美“夕阳红”。
图为曾四村邻里互助点内老人们丰富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