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子卓)“曾经的领导变成反面教材,思想很受触动,但更多的是警醒,我一定牢牢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坚决不从‘看书人’变成‘书中人’。”“这个《警钟》里面很多当事人我都认识,他们自毁前程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要始终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敬畏纪法,远离贪腐。”近日,滦州市纪委监委编印的《警钟》读本陆续发放到该市党员干部手中,引发强烈反响。
《警钟》读本选取近两年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按照违反六大纪律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7个类型,选取涉及教育领域、政法领域、执法执规、基层“微腐败”等相关领域23个典型案例,采取“基本案情+案例剖析+警示述评”相结合的方式,再现涉案人员理想信念失守的心路历程,深入分析涉案人员腐化蜕变的原因过程,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鉴,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用本地干部活生生的违纪案例作为警示教育内容,也是我们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举措之一。”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汇编成册的典型案例中,既有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还有央媒廉声、党纪法规、清风时评、古滦州官箴文化等内容组成,集纪法教育、廉政文化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警示教育意义。
为扎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滦州市纪委监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持久地开展警示教育,精心打出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组合拳”。通过正面教育、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纪法意识,时刻提醒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自觉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