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蓉辉 通讯员 王磊
“别怕,咱们找妈妈!”“太感谢你们了!要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一个焦急与温暖交织的警民故事,都见证了警民携手、守护平安的力量。近日,路南公安接连展开4起暖心救助,让走失的孩子和老人安全回家。
暖心话语化“心锁”。5月8日上午,一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广场派出所,向干警送上感谢的锦旗。再次相见,孩子与救助他安全回家的警察叔叔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原来,4月29日,一名沟通障碍的走散儿童独自乘坐公交至世博广场站点。公交司机察觉异常后迅速报警,广场派出所民警孙学功带领辅警赶赴现场。面对沉默的孩子,一句“别怕,咱们找妈妈!”瞬间安抚了孩子不安的情绪。民警随即启动“多方联动机制”,通过警务系统筛查、社区群发动群众协查,最终让孩子平安回到父母怀抱。
警民接力筑“通途”。5月4日上午,尚先生焦急报警称4岁儿子离家走失。友谊里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掌握孩子体貌特征,联动巡逻车组沿周边搜寻。与此同时,收到预警信息的林泉盛景便利店老板发现了走失孩子,连忙将其妥善安置店内直到民警赶到。这场由警方高效调度、群众热心相助的接力行动,生动展现了“警民一家亲”的强大合力。
细致摸排解“迷途”。同样在5月4日,福乐园派出所接到一名老人找不到家的警情。到达现场后,民警发现这名患有小脑萎缩的老人无法提供任何有效信息,于是先将老人带回派出所悉心照料。通过走访摸排、信息比对等多方努力,最终联系上家属。
双线寻踪解破“迷局”。5月7日17时,稻地派出所辖区一名患有小脑萎缩的老人意外走失。接警后,民警一边耐心安抚情绪崩溃的家属,细致询问老人的体貌特征、衣着打扮等细节,一边调取老人走失区域周边的公共监控,逐帧分析锁定老人行动轨迹。“监控显示:老人沿着稻齐路向刘唐保村庄方向走去!”得知这一关键线索后,民警组织家属、志愿者、义警队等多方力量,在暮色中对附近街道、小巷等区域展开“拉网式”搜寻,形成地面排查与技术追踪的立体救援网络。19 时许,救援人员在刘唐保红薯种植基地附近发现了疲惫不堪的老人。看到老人平安无事的那一刻,家属泪水夺眶而出,握着民警的手哽咽致谢:“太感谢你们了!要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民警提示:五月繁花似锦,正是老人、孩童外出散步、玩耍的好时节。在尽情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也要多提防老人因记忆力衰退、方向感缺失导致走失和孩童迷路走散的情况发生。每一起救助的背后,都藏着家属的揪心与民警的坚守,更敲响了安全防范的警钟。在此呼吁:为家中老人、孩童配备防走失手环、儿童手表,设置紧急联系人信息,外出时尽量陪同照料;如遇迷途老人、孩童,请大家及时伸出援手、联系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