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蓉辉 通讯员宋彪、谭丽娜)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名单,路南区“‘书香路南’传递阅读力量”案例成功入选,在全国推广其典型经验。
近年来,路南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精神,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夯实馆建基础、创新阅读理念、丰富阅读活动,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实现了顶层有设计、硬件有保障、活动有品牌、育人有成效。全区多所学校被评为唐山市教师阅读先进校、河北省最美书屋。
该区坚持图书馆建设“扩大化、数字化、共享化”,不断完善青少年学生阅读服务体系,29所中小学图书馆被评为河北省一级图书馆。在图书馆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创设阅读情境,丰富图书资源,打造校园漂流书亭、阅读长廊、楼道书吧、班级图书角,真正做到“校园建在图书馆中”。并通过招募“图书馆小小管理员”,实现图书馆自主管理。
该区先后投入251万元建成23个室内外朗读亭和朗读墙,朗读亭内置整套朗读软件、专业录音设备及5万余篇朗读素材,满足师生享受朗读、快乐阅读和社交分享的个性需求。创新打造数字阅览室,2022年先行投入150万元打造5间数字阅览室,成为深受师生欢迎的“移动图书馆”。
与唐山市图书馆签署《馆校资源共享、推进全民阅读》共建协议,在第二实验小学、新华西道小学、南厂小学、开滦十中等学校设立图书馆分馆,在多所学校设立流动图书站,实现馆校资源共享,为城市阅读资源走进校园探索了一条新路。其中,南厂小学的“时光居”图书馆是全市第一个拥有市图资源、实现通借通还及“小手拉大手”共同阅读方式的图书馆。
路南区教育局不断创新阅读理念,高起点策划、高水平运作、高规格选树了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阅读品牌。交大实验学校开设“中国超级工程”和“我和我的科学家校友”特色阅读课,将红色经典与自然科普科学布局、有机融合;南厂小学打造美读时光卡,形成了“344”美读策略。持续建立健全“书香校园”阅读奖励机制,各校定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读书活动案例观摩评比活动。“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青少年“阅·知·行”读书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读书活动激发了青少年爱党爱国之情。
自2019年以来,区教育局与区文旅局联合举办六届“书香路南”阅读活动并取得良好成效,首创“路南区全民阅读护照”,使读书成为一种时尚;开创阅读“网络模式”先河,在全市范围内举办网络诵读大赛,3000多个家庭参加大赛,7000多人参与投稿,总投票数92万、总浏览量达到743万,助推青少年学生读书活动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