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热射病——

夏季隐形 “杀手”需警惕 科学预防是关键

本报讯 (张丹、张仕琦)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热射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或超过50%,请大家务必警惕。

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通常儿童、孕妇,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属于易发人群,在高温天气下处于门窗紧闭环境中坐月子的妇女、长时间在室外作业的工人或经常在户外锻炼的运动员等人群也可能引发热射病。

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如昏迷、谵妄等,随着核心体温的升高会导致多器官损伤,进而引发休克等症状危及生命。如遇体温持续升高超过40℃,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恶心,呼吸速度加快超20次/分,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地抽搐,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用冰袋冰块等迅速降温,侧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就医。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