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篇

韩城中心小学讲好“开学第一课”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英雄血脉

本报讯 (记者贾宝芳、王烁辉)“古台巍然秀水滨,我学子如云。修德益智,康体乐群,日新又日新。淬砺精神,鹏程万里,造福全民,努力在青春!”当千余名小学生用稚嫩的童音唱响这首嘹亮校歌,86年前,写下歌词后不久就投笔从戎进入《救国报》(《唐山劳动日报》前身)工作的傅惠轩烈士,如果知道这首歌已经传唱86载,陪伴一代又一代家乡儿童成长,一定会深感欣慰吧!

9月2日上午,路北区韩城中心小学举行的这场别开生面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活动,全校师生一起上了一堂庄严深刻的“开学第一课”。

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英雄血脉”为主题,通过“抗战时间轴”学习成果展示、聆听1945年抗战胜利原声播报、向傅惠轩烈士塑像敬献花篮等环节,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感悟抗战精神的时代回响。其间,韩城中心小学老校长孙连旺、傅惠轩烈士的学生、著名音乐人韩溪及退役军人张海龙分别登台,从校史记忆、课堂点滴和军旅传承等角度,生动讲述英雄事迹,诠释“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延续。

“时空信箱·三代对话”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操场中央,巨大的电子大屏上,通过AI生成技术,李大钊、王二小、傅惠轩等先烈穿越时空,数名党员教师、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代表一一登台与之对话,先烈们的谆谆嘱托、殷殷教诲,动人心弦。

现场还为新命名的“傅惠轩中队”“周士森中队”“杨成武中队”授旗,师生在长城展板上粘贴“我的爱国微行动”卡片。这次开学典礼更像是一堂生动深刻、人人参与的爱国教育体验课,引导孩子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传承英雄精神。

傅惠轩,原名傅泽恩,字惠轩。1912年出生于丰润县大安乐庄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青年时期先后在李各庄小学、韩城小学等校教书育人。1941年,傅惠轩化名布于参加革命工作,任冀东地区第一张党报《救国报》刻写员、《老百姓》主编。1942年6月3日清晨,丰润腰带山遭遇数百日伪军围山“扫荡”,为掩护百姓隐蔽,正在此采访的布于与当地党员干部一行12人在“妈妈洞”主动暴露目标,奋不顾身吸引敌人火力,终因弹药耗尽,壮烈牺牲,时年30岁。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