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杨文进 、张曦)10月26日清晨7时30分,唐山市抗震纪念碑广场人声鼎沸、彩旗飘扬。随着一声清脆的鸣枪,唐山安居集团2025唐山马拉松正式起跑。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万名跑者从承载城市记忆的纪念碑广场出发,用奔跑的脚步丈量这座工业之城的转型轨迹,在秋日暖阳中谱写不屈向上的城市赞歌。
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认证赛事,本届“唐马”由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唐山市体育局承办、河北省体育局提供指导监管,顶级合作伙伴361°以专业装备为赛事保驾护航。为优化参赛体验,赛事首次采用分枪出发机制,马拉松与半程马拉松选手间隔15分钟起跑,有效提升了赛道通行效率,为选手创造佳绩奠定基础。经过激烈角逐,各项目冠军悉数诞生:李子成以2小时14分44秒摘得全程马拉松男子组桂冠,姚玉舟以2小时38分19秒斩获全程女子组冠军;半程赛道上,新疆伊犁选手叶拉斯・哈依拉提与重庆选手冯丹分别以1小时06分26秒、1小时17分17秒的成绩登顶男子组与女子组领奖台。
“这是我的‘唐马’首秀,更是难忘的夺冠经历!”首次参加“唐马”的叶拉斯・哈依拉提难掩激动,他特别称赞唐山适宜的天气与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更对赛道旁持续不断的加油声印象深刻,“志愿者和观众的热情给了我无穷动力。”同样首次到访的冯丹则将唐山誉为“福地”:“南湖路段的风景太美了,赛道条件特别好,市民也很友善,打车时司机的亲切交流让我倍感温暖,未来有机会会再次来唐山。”
本届“唐马”沿用经典路线,选手从抗震纪念碑广场出发,途经新华道、建设路等城市主干道,最终跑进南湖生态景区。繁华的都市街景与秀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让跑者在奔跑中亲历唐山从工业重镇到绿色宜居之城的转型历程。来自黑龙江的观众王思琪早早就陪参赛的叔叔抵达现场,她感慨道:“现场气氛太热烈了,选手和观众都充满活力,这就是马拉松的魅力。”这位热爱运动的姑娘已萌生未来参赛的想法。
赛事的成功离不开全方位的保障体系。3000多名来自本地5所高校的志愿者经过系统培训,活跃在物资发放、赛道指引、补给服务等各个岗位,成为最动人的“城市名片”。医疗保障方面,组委会构建起“定点+流动”的立体防护网络,10家定点医院、21个医疗站、55名流动AED救护人员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全程待命,为跑者筑起安全防线。赛道沿途设置的18个补给站提供充足物资,更有手持创意加油牌的“赛道天使”与跑者互动,让竞技充满温情。
文化赋能让赛事更具温度。本届“唐马”推出系列特色文创产品,融合评剧、皮影等非遗元素的参赛装备与印有城市地标的冰箱贴等,成为跑者珍藏的“唐山记忆”。赛道沿途的普通话与唐山话双语语音指引更显巧思,亲切的乡音让来自各地的跑者感受到这座工业之城的质朴底蕴。
从抗震纪念碑前的集结出发,到南湖岸边的奋力冲刺,1.5万名奔跑者的身影,正是唐山不屈向上城市精神的生动写照。唐山马拉松从来不止于一场比赛,它是奔跑之心与涅槃之城的同频共振。当最后一名选手冲过终点,赛道暂时归于平静,但这座城市的活力永不落幕。更多人因这场赛事爱上唐山,也必将在未来见证这座英雄城市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