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曹妃甸十农场“法律明白人”

为群众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 (记者梁赞英 通讯员张景生)“我们是一个村的乡亲,住得也不远,可却因为种地闹了别扭,多亏郑增国大哥用法律知识为我们解开了这个疙瘩。”近日,在曹妃甸区十农场和新村,说起“法律明白人”郑增国,老孙和老王都竖起了大拇哥。

近年来,十农场结合区司法局,在所属7个村队建设了公共法律服务室、律师工作室、法官工作室、矛盾调解室和法律书屋等,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培养了80多名“法律明白人”,他们常年活跃在基层村队,既是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的法律法规“讲解员”,也是矛盾纠纷的“化解员”和社情民意的“收集员”。

去年,老孙在村里承包了80亩稻田,稻田旁是一条废弃的土路。老王看见土路杂草丛生,就开荒种上了玉米。因为老孙为水稻施肥、洒药导致老王种的玉米受到损害,老王便找老孙“理论”,两人因此吵了起来。“法律明白人”郑增国了解情况后,一次次往老孙和老王家里跑,从法律和乡情角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提出两人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很快使他们握手言和。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引导‘法律明白人’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决议和民主议事,在重大事项讨论上建言献策,在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中发挥法治效能,提升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使农村法治环境得到改善。”十农场党委书记常学东表示。

据了解,十农场严格“法律明白人”遴选标准,将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妇女干部、党员和有威望的村民作为“法律明白人”骨干优先培养。截至目前,“法律明白人”累计参与农场、村队社会事务管理156次,化解矛盾纠纷87次,引导法律事务132件。

“让乡亲们懂法、学法、用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可栓是李八廒村一名“法律明白人”,也是十农场老年评剧团团长,他将法律知识编排成20多个评剧小段和三句半等,义务为群众演出近百场。

如今,在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中,“法律明白人”正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乡村治理一道靓丽风景线。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