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瑞兆激光:让企业与职工共成长

□ 本报记者 赵珺

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机电再制造技术服务企业。十多年发展,瑞兆已成为涵盖冶金建材、石油石化、发电供电、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国防军工六大领域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取得368项技术革新成果、82项国家专利,参与5项国家标准的制定。

2022年,瑞兆交付了国家西气东输关键动力机组设备的修复工作。这是瑞兆在一没有技术图纸、二没有运行数据的情况下,团队历时4年科技攻坚,打破技术垄断,完成的又一项难题攻关任务。公司董事长韩宏升说:“这装备是民生工业里把握命脉的一个高端机组,要是运到国外去,不给咱们运回来,或者加工周期比较长,价格比较贵,那已经是卡咱们脖子了,所以咱们必须通过社会资源、通过党员共建,一起努力解决这个‘卡脖子’问题。”在技术攻关过程中,瑞兆不仅将维修成本降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还取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韩宏升是空军退役军人,2006年在迁西成立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做“军转工”,把军用激光修复技术应用于工业设备维修。瑞兆的第一个客户是津西钢铁,津西的高端装备在损坏之后需要更换,但造价高、周期长,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经瑞兆修复再制造后,设备的使用功能和运行周期与新设备相差无几,最后甚至还超过了新设备的使用年限。韩宏升解释说:“很多人不大理解再制造技术,认为就是翻新旧设备。其实机电设备在生产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不足点,这时候就需要再制造弥补它的不足,优化提升设备的使用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是我们所做的成果,也是我们最自信的地方。”

唐山是重工业城市,工业企业众多,设备修复需求旺盛,推动着企业迅速向前发展。通过技术引领,十几年间,瑞兆以唐山为根基,从为唐山钢铁企业做再制造修复,一步步拓展到为全国各地工业企业做机电设备再制造。在此过程中,瑞兆掌握了高成熟度的等级技术,通过创新研发,也一直保持着自身技术的优势地位,攻克了一大批“卡脖子”技术,像激光熔覆表面工程增材制造、异型工装设备设计制造、进口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再制造等等。

客户企业之所以青睐再制造,主要是能降低成本。6年来,瑞兆为首钢完成了156套机电设备再制造,节约了5000多万元生产成本。为沈鼓集团10.5万空分转子加工、装配以及检测业务的再制造技术攻坚,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制造成本也从1.8亿美元降到了9000万美元。十几年来,依托技术领先优势,瑞兆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课题项目。

发展至今,瑞兆已经成为国内最具规模、技术实力最强的机电再制造技术服务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瑞兆已经累计完成设备修复再制造1.3万余台套,为客户节约20亿元成本,节约了36万吨金属资源、48万吨煤炭能源,减少了5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随着“一带一路”发展,瑞兆还进入了国际市场,主要是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以及中亚5国和俄罗斯市场。

而能取得技术领先优势,瑞兆依靠的是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及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引进外部人才,培养内部人才。韩宏升坦言,公司成立十几年来,最大的挑战是职工的全面发展。他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我作为共产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离开了职工谈何企业?只有以奋斗者为本,以人为本,以工匠人才、工程人才为本去思考问题,一定是靠技术、靠职工得到全面发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我在建厂之初就成立了党支部,党员先锋共同努力,培养、引导、教育职工成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匠人才,让职工全面发展、勤劳致富,企业才能更好地往前走。”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