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文荟 上一版   
下一篇

山河表里文脉长

□ 张哲明

我见到同学发来的微信短视频,次日便赶去秦皇岛,看古近代书画历史展。

100多年以来,耀华玻璃厂名满天下。如今工厂已迁走,在地道桥南500米,留下了原厂三处建筑遗址,这三处遗址改成玻璃博物馆,画展便在这家博物馆举办。

一下出租车便被展厅外左右两块高大的展讯板震撼:《海岳风华》四个大字,红白两块大牌高高竖起,几乎和房顶一般平。标题背景是一幅《松石图》,虬松的雄姿,顶天立地,气派十足。

往事越千年,崖刻、碑拓连绵,是地理标志,也是人文内涵

进入展厅,看到内容,顿时感到手笔很大。

《天开海岳》四个大字,缩小了还有数米之高,是山海关老龙头的碑刻,舒展开阔的笔境与自然相表里,天人合一。字有汉隶的味道,又有唐代书法的大气开张。这位高人没留下姓名,却留下了雄浑的境界。那境界一眼千年。

九块碑拓中,史料性最珍贵的莫过于“京东第一才子”史梦兰的神道碑铭,铭文书法由书写“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的大书法家华世奎书写,内容由新疆布政使王树楠撰写,碑额篆字由张之洞的儿子张权书写,一时极尽风光。史梦兰是乐亭人,中年后曾于昌黎碣石山“买地百亩,规以为园”,取名“止园”,在此著书立说达16种340多卷。所以这次将此拓以珍贵资料展出。

2018年清明节后,我曾陪同现居天津的史梦兰第四世孙史蕴、五世孙史剑威一同去碣石山杏树园村拜谒“止园”。他父子是史梦兰第三个儿子史康侯的嫡传子孙。之后,我写了散文《碣石山中有甲子》。他父子从互联网上读到文字后十分感动。我们从此成为好友。每逢过年过节,准有问候给我。坊间说史梦兰被慈禧封为“京东第一才子”,有文字记载的是:曾国藩称史梦兰是“直隶一人”,逝后入畿辅先哲祠。畿辅先哲祠在北京西城区外下斜街40号。唐山博物馆常年展出畿辅先哲祠的影印件,史梦兰赫然有名在册。

最古老的碑拓是刻在碣石山上的韩愈的书法:内容是“鸢飞鱼跃”四个大字。1919年北大教授王峻(岑伯)出版的《书学史》是很有影响的书法史著作。书中记述唐朝文人书法一节时载:“昌黎嵑阳鸢飞鱼跃刻石极宏伟如其文。”我家有此原拓,拓上有韩愈三十四世孙韩玉林题跋。跋文是:“先贤文公笔墨流传甚少,此拓为方伯子代守兵郡时寄悬祠壁,不啻凤毛麟角矣。昌黎三十四世孙玉林敬跋。”我还收藏了一幅韩玉林的书法真迹。三物对比互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可论定:碣石山阳曾有韩愈书法摩崖石刻,后不知何世损毁,今已亡矣。

山海阔,文脉长,所展示的古近代书画,都是文化长卷上的亮点,也是地域文明的例证

古近代书画,有数百年的跨度。这次展出,有几个人是必提的。因为他们当时就是那个时代的领袖。戴克昌在清代就被列入《国朝书画录》。解放后,又被列入《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邵丹泉被列入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今书画名人大辞典》,他俩既是“京东八家”的领袖,又是可入全国绘画长廊的大画家。清末民初,他们先后在沈阳挂单卖画,销路大畅。戴克昌“善画山水,尤工墨龙”,弟子有一千多人,关里关外,皆奉为导师。辽宁建昌县的张朵珊是他的弟子,大有出蓝之誉。八年前,央视《鉴宝》走进锦州,张朵珊的一幅山水被评为地方“国宝”。

民国及建国后,大画家就当属严柏年了。他也是乐亭人,在昌黎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员十三年,这次四块主题展板都以他的作品为背景,是办展人的用心和眼力。严柏年与宣道平、李浴星、果树邨并称唐山近代四大画家。严柏年绘画题材最广,山石、花卉、鸟兽虫鱼,莫不精妙。民国时就在南京举办了画展。后又得徐悲鸿、齐白石帮助,在北京前门箭楼上举办画展。画风融通南北,名声大噪京华。资料上说,徐悲鸿在他的《游鱼图》上题“游哉悠哉”跋。并说此画在乐亭县老画家徐兴基家中。1998年,我曾与徐兴基先生当面询问过,徐说:“没有的事,那幅画有,在他自己手中。”唐山大地震后,严先生去了阜新子女家中。他去世以后,那幅画亦无有了着落。我多年研究冀东古近代书画,严柏年也是研究重点。今次在展览中看到他被突出出来,喜慰难喻。

画展中名人,又以周学熙先生最有缘分。我有一份手写体周学熙《自序年谱》,详载了先生的生平大事。有幸的是上边记载了他创办耀华玻璃厂的过程,那是“民国十年辛酉,五十七岁”的事。“玻璃厂于秦王岛成立公司,名曰耀华,由滦矿开平各拨款附入,作为股本,其营业亦由开滦局代为经理。”本次活动的展厅,就是当年耀华玻璃厂发电车间的旧址。物是人非,今天见到他一幅书法一幅绘画,不由让我们怀念起这位近代工业巨子。

近代书画中,红色主题拉升了文化底蕴的价值,回答了“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在这个规模不大的展览上,让我们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在此地留下的文献,更让我们见到了一批烽火岁月,曾战斗在这块热土上的英雄前辈的翰墨。李运昌、李中权的书法,傅崇碧的红梅,管桦的墨竹,把我们拉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很意外,我在展柜中见到周总理亲自批改的文稿原件,在刊登这篇文稿的《解放军报》上,还有从秦皇岛走出去的军旅画家董辰生的一段说明:“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解放军报》特发专刊,以杜南同志提示,由我撰写文字,经周恩来总理亲自修改审定,并配插图发表。董辰生于2008年7月1日。”五张稿纸上,周恩来总理用黑色墨水笔添补、修改了数百字之多。一字一句,甚至连标点符号都重新点断。目睹此件,让人感到周恩来总理对“八一南昌起义”文稿的非比寻常的重视,也感到他严谨的文笔与作风。

在这些伟人之下,展出的是“尖兵剧社”“十三分区文工团”的管桦、刘大为、黄河“三剑客”,再晚一点的贾克里、常开愚、田兆丰、孙三龙组成的“汪洋四粟”,共有38幅作品。这些书法绘画作品,既是传统文化延长线上的风景,又是革命火种代代相因,描写了战旗美如画。

参观完走出展室,我还在绵延思绪:这一处山海相连的土地,因历史名人、文化名人的到来而壮阔。历史名人、文化名人又因壮美的山河作背景,更显耀世才华。地理和人文互映,成就了这地域风华,成就了这历史天空上的一众繁星。

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毛泽东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灿烂的文化,李大钊的山中即景,“云在青山外,人在白云内”同样是清新的诗篇。山河壮丽,万千气象,愿这“天开海岳”之地,芳华永在,代表秦皇岛,也代表民族的风采。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