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文荟 上一版   
上一篇

观 海

□ 彭福臣

甲辰春节,家乡的节日气氛似乎比往年都热烈。南湖公园的灯会,两千多架无人机的精彩表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乡亲,扶老携幼,前来观赏。甚至外县外省市喜欢热闹的人们,不顾风霜寒冷,也驱车纷纷而至。而河头老街,更是灯光璀璨,热闹非凡。河道两岸,火红的唐风灯笼向远处蔓延;游人如织,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中央电视台对此盛景给予重点时段的热播。

然而,在秦皇岛北戴河海边,一些相识相熟的友人,却远离家乡的热闹,而来到这清冷静寂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观赏波涛起伏的大海。刺骨的海风,考验着人们的耐力;翻滚的波涛击打着岸边的礁石,在观海人们的心中,荡起阵阵涟漪。尽管寒冷,尽管没有节日的气氛,但他(她)们却依然故我,旁若无人地在寒风中矗立,凝望,冥想,思索,期冀,等待……我不知这些观海的人们,是抱着什么目的而来。或许看冬日的日出,对比夏日,有什么不同?或许要向大海敞开心扉,倾诉情场的失意,职场的烦心……凡此种种,想来总有一种在其间。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当年,为了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巩固北方,率兵东征乌桓,曹操到此,面朝大海,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思如泉涌,一首豪迈大气的四言诗《观沧海》脱口而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抒发了他吞吐日月的心胸,一生的壮志和情怀。从诗中可以看到,只有苍莽深邃的大海,才是曹操可以倾诉衷肠,表达情怀,寄托理想和抱负的对象。

如果说曹操能向大海抒豪情,寄理想,平民百姓也可表情怀。我有一个朋友,搞教育的,有一年大年初一,不在家里过节,竟然跑到这里的海边,面朝大海,狂拉小提琴。小提琴,在他手下,发出怨怼、激愤而又无奈的悲情之音。而大海,似是与他心有灵犀,掀起的波浪,比往常都大,撞击海岸发出的声响,更是夺人心魄!涛声,琴声,此起彼伏,如泣如诉。偶尔有人走过,看他近似疯狂的举止,纷纷侧目,纳罕这人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后来,当人问起他为何有如此之举,他羞赧地自黑“心里不痛快,用琴声向大海倾诉。过后,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我读过一篇短文《假如我早一点见到大海》。记得其中的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假如我见过大海,就不会因为故乡的小池塘干涸而伤感得那么久。年代久了,记忆有点模糊。但这句话一直陪伴了我几十年,在生活中得益于这句话,伴我走过人生的沟沟壑壑,也不再在意池塘里的是是非非。

第一次看海,是随单位组织的一日游。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工会每年到炎热季节,便组织到海边一日游。虽然住家和工作的地方离海并不远,直线距离,到最近的海边,不超过五十多公里。但是,那时交通工具不发达,加上也没什么事由,所以始终没有见过海。直到这次,才有机会面朝大海,切身领会大海的壮美绮丽,大海的雄浑博大。然而,那时还年轻,对生活的领悟只是觉得好玩,刺激,对大海的胸怀还没有深刻地理解。后来的一次次来海边,也是在懵懂中过去。

在经历了人生的苦辣酸甜,起起落落之后,有机会再来看海。国内的,国外的,浅蓝的,深蓝的,大洋的……在海边,在空中,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浪翻滚,碧波荡漾的辽阔海面,构成了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天然风光。看着潮汐来回冲刷,看着鲸鱼翻滚嬉戏,看着一朵朵浪花飞溅,我感觉自己被大海宽广的怀抱搂住,一个人静静地浮想联翩,思绪飞扬……

这时,我仿佛明白了,知晓了,大海是多么的智慧,多么的阔大,多么的包容。如果早一点悟透大海,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就会豁达,就会从容。金钱和荣誉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人不需要那些虚荣的赞美,而是要有问心无愧的善良。反躬自省,几十年里,自己总在孜孜以求所谓的成功,努力学习,拼命工作,而没有真正领会到“生活不过是微小的喜悦,加上一些烟火日子里的诗意与期待。日子美不美,在于内心的感受,是否能在简单生活的平凡之物中感受到欣喜和惬意”。想到此,十分欣赏王小波所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有些浅显的道理非要到老年才能悟透。在大海面前,我真正感到了人类的渺小,自己的卑微。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