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文史 上一版   
下一篇

浅谈唐廷枢的爱国情怀

□ 王砚红

唐廷枢(1832-1892年),广东香山县唐家村(今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人,著名的企业家、实业家、慈善家,中国近代实业强国和近代工业化先驱,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在给唐廷枢致悼词时评价:“中国可无李鸿章,不可无唐廷枢。”唐廷枢一生共创办工商企业40多家,涉及轮船运输、煤矿、铁路、水泥、保险、教育、慈善等多个领域,创造了多个中国近代工业第一,初步建立了中国早期工业体系和唐山市城市基础设施,为推动民族经济发展及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作出了突出贡献。唐廷枢的爱国情怀及开拓创新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鲜活的时代价值。

唐廷枢与唐山结缘于1876年。中国近代工业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而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虽然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运动,但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有爱国的表现。当时李鸿章等洋务派领袖认识到要自强“非铁不能,非煤不济”,于1876年委派唐廷枢到滦州开平镇勘察并筹建煤铁矿。自此唐廷枢开始了在唐山的一系列创新创业:1878年在唐山创建的开平矿务局,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1881年开平矿务局胥各庄修车厂(后搬迁至唐山矿西侧改名为唐山修车厂)是中国第一家机车修理厂,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1881年开平矿务局修筑的唐(山)胥(各庄)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1889年开平矿务局创办的唐山细棉土厂是中国第一个水泥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桶水泥……可以说,唐廷枢是唐山近代工矿交通业的开拓者,初步架构了唐山近代工业体系的雏形,有力促进了唐山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为此,唐廷枢曾被研究者誉为“唐山之父”。

唐廷枢在唐山及其他地方所做的一切都源于其强烈的爱国情怀。1884年,唐廷枢在为《瀛海采问》一书作序时写道:“事事以利我国家、利我商民为务。”这是唐廷枢的爱国情怀,也是其后半生的不懈追求。40岁之前,唐廷枢主要为外国人打工,他是上海滩著名的“洋买办”、华商领袖。在距他去世90年后的1982年,怡和洋行出版纪念开办175周年的特刊中称唐廷枢“既爱国,又有世界眼光”,可以看出其爱国行为给洋人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他在外籍轮船上看到中国乘客不如羊获得的淡水多而受到侮辱与刺激,感到自己再富足、在洋行地位再高也不过是寄人篱下,国民的地位由国家强弱决定。虽然唐廷枢人在洋行,但心还是中国心,看到洋人对中国财富的抢掠,内心受到冲击,很想为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倾尽绵薄之力,促使其摆脱任人宰割的地位。40岁之后,唐廷枢便离开怡和洋行并投身李鸿章主导的洋务事业中。在唐山的16年,是其一生投入精力最多且对民族工业影响最大的时期。唐廷枢立志主张“仿西技、用西人”,创办实业实现“自强”和“求富”。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带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与洋人打交道、处理涉外纠纷时,例如协助李鸿章妥善处理“马嘉里”案和“吴淞铁路”案、受丁日昌委派处理“福厦电线”案,他都能够时时维护国家尊严、处处保护国家利益;他深知培养掌握西方科学技术的人才对国家办洋务的重要性,编写了中国第一本英语词典和教科书,支持并资助容闳选拔第一批留美学生,把自己创办的企业作为培养洋务人才的基地,明确规定所聘用的洋人必须向中国人传授技术;他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创办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创办代表民族利益的《汇报》,资助普育堂和辅元堂等慈善机构、赈济山西和河北等地饥荒。

唐廷枢既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遗产,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在其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励下,他充分发挥了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经营管理能力,围绕实业救国目标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务实开放,他的一生对创办近代民族实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贡献多多。特别值得敬佩的是唐廷枢去世后竟然没有留下家产,其葬礼的花销靠友人赞助,其友人曾在《申报》追思“惟公负坚忍不拔之志,存至公无我之心,不畏难,不贪利,用能再蹶再振,卒告成功。”至公无我,多么高的境界和胸怀。在敬佩之余,我们也要铭记历史、赓续血脉、开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希望企业家增强爱国情怀,对国家、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更大的发展。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儿女心中。爱国敬业是企业家的精神灵魂,是近代以来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不同时代企业家的爱国情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爱国是一个永不衰竭的话题,爱国情怀是企业家奋力前进的风帆。唐山的企业家更应该从唐廷枢身上感受到爱国情怀与伟大成就之间的密切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中国的企业家一定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增强爱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勇于开拓创新,担当社会责任,坚持守法经营;唐山的企业家更应该爱国敬业、奋勇争先,力争为“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