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陆南)路南区政协深入贯彻“3+2”小组“爱在路南,上门行动”部署,突出政协特色,在全体委员中开通社情民意直通车,开展每月献一计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组织委员进企业,面对面搜集信息
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区政协组织全体委员进企业,面对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审批落地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各界委员联系服务企业179家,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议46次,先后到51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复兴路、南新道沿线96家服务行业企业,了解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用工需求方面信息71条,帮助协力胶带、中起重工等10家民营企业呼吁解决10多年来“桥限高”遗留问题。在答复反馈过程中,唐山锦绣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鑫跃科技有限公司等46家企业召开员工大会,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渠道,宣传路南营商环境新变化,为“经济强区、幸福路南”建设投上“信心票”。
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信息站,点对点搜集信息
在国际五金城、唐山宴和部分委员企业,设立30个优化营商环境信息站,把208名委员嵌入专属网格,坚持旬上站月调度制度,及时反映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活动开展以来,组织委员上站调度232次,先后邀请11名住区市政协委员、305名群众代表座谈征求意见。针对企业反映“一件事一次办”系统信息互通的建议,委托市政协委员建言助推。目前,省市已着手研究解决。对开发区项目审批权限、加快原点片区建设等方面建议,采取协商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积极呼吁上级支持。省、市政协对“爱在路南,上门行动”的经验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省党建网派记者开展驻地采访报道。
建立社情民意专报制度,分层次梳理重点信息
利用委员工作室、优化营商环境信息站,征集、了解信息436条,经归纳梳理,汇总信息92条,向区委、区政府反馈《社情民意专报》5期。召开协商议政大会,围绕完善城南经济开发区配套设施、优化行政审批服务等五个方面重点,与8个职能部门互动协商。其中,扩大服务行业就业容量、集中办理创新里引入企业注册手续、兑现人力资源产业园入驻企业奖励资金等建议,被区人社局、行政审批局、财政局、服务业发展局采纳落实。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得知办理结果后,向113家关联企业传“喜讯”。目前,与79家企业达成入园意向。
区政协将持续深入开展“3+2”小组“爱在路南,上门行动”,不断围绕“四个六”活动要求,细化举措,补齐缺项,扎实抓好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