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争议多多的曹雪芹明朝祖籍是丰润还是辽阳不说。到了清代,辽阳籍的曹玺在江宁当织造时,丰润籍的曹鼎望、曹守望也同在南方几个地方任知府。两曹家,成为清朝初期因开国建功而兴的两大同姓官宦家族。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不得而知,而他们的后代,联系甚多,关系非常,给《红楼梦》本身,也给红学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珍贵舞台。本文谨从《红楼梦》和另外一些文学作品角度,做一些粗浅探讨。
《红楼梦》中的江南甄家,很大程度上具有江南曹寅家的影子。比如“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中,贾雨村问:“只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你可知道么?”冷子兴道:“谁人不知!这甄府和贾府是老亲,又是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的。”作为南京织造曹寅父子三代,既是钦差身份,又是皇家丝织用品织造制作采购者。而北方曹家与《红楼梦》的关系记述,最早又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例证是清代学者、最早的红学家、与曹雪芹同时代的官宦周春在组诗《题红楼梦》八律其一中写道:
瘦词隐约姓名传,双木林曹小比肩。
廿载江南持使节,一门蓟北写吟笺。
这里把江南曹家当皇家使节,蓟北曹家写诗书,两家比肩发展说得非常透彻。
其在另外一首律诗中写道:
休言贾假与真甄,须识刘卢是世亲。
香案素书仙眷杳,玉壶红泪宿缘新。
这里把贾家与甄家,也就是南北曹家的关系,又说得非常亲密与透彻。
再看《红楼梦》第四回,回前批脂砚斋留下一首诗说:
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
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
通过用典五代时候名人“窦公”的故事,一针见血说出作者乃是深隐燕山的一巨子。
在“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一回中,赵嬷嬷说:“还有现在江南的甄家,哎吆吆,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这和康熙六下江南、曹家四次接驾完全相当。同在此回,赵嬷嬷还说:“那时候我才记事,我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监督造海舫、修理海塘,只准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得淌海水似的!”这又和1682年康熙东巡奉天时,丰润官宦曹鈖(被曹寅称兄道弟,见证过康熙四次驻跸曹寅家)作为中书舍人扈从康熙皇帝,在丰润建行宫接驾康熙的历史非常吻合。曹鈖为此还特意挥诗一首《壬戌二月上驻跸丰润,鈖时扈从,因得过家省亲》:
扈从东巡过故乡,行营只在浭溪旁。
深宵骨肉残灯下,共道君恩天地长。
大家读来,眼前就像元妃省亲的情景再现。
那么,南方江宁织造曹家与北方丰润官宦曹家到底有哪些关联,以至让《红楼梦》作者祖籍有著名的丰润一说?
作为辽阳和丰润两曹家最直接最频繁的“联络人”莫过于曹寅。曹寅少年时为康熙伴读、侍卫,青年时任内务府郎中,壮年后作为“钦差”长期任江宁织造、巡盐御史、通政使等,很受康熙信任,并主持诗局,编纂刊印了《全唐诗》,创造了江南曹家鼎盛时期。而就是他,与丰润曹家数位弟兄的关系极为亲厚。在他的诗作里,情真意切、活灵活现地描写了大量丰润的风土人情,时时道出对丰润“骨肉弟兄”的思念与珍重,连同毗邻丰润的迁西,都大受其益,在巡游迁西各地时咏出了不少赞美诗。下面将曹寅展现与丰润无限亲情的诗作举几例:
其一,《雪霁寄靖远、宾及两兄》,有“何时共姜被,永夕耿青灯”的句子。“姜被”,东汉典故,形容同胞兄弟间生死相依的情谊。靖远,本名曹钊,贡生,丰润名宦曹鼎望长子。宾及,本名曹鈖,曹鼎望次子,上文提到过的康熙扈从官。
其二,《西轩怀冲谷四兄》中说:“浭水不可钓,松茨闻欲荒。春风苦楝树,夜雨读书常。骨肉论文少,公私拂纸长。频烦达声口,努力学农桑”。不仅直接回忆丰润浭水、松茨园、苦楝树等风物,而且称冲谷为骨肉。
冲谷,本名曹鋡,理藩院知事,丰润名宦曹鼎望三子,曹寅一生跟他关系最近,给他写诗不下60首。值得注意的是,曹鋡与曹寅同年同月同日生,而曹鋡在丰润曹家本来行三,曹寅却屡屡称曹鋡四兄,因此很多人怀疑他俩为孪生兄弟。因为曹寅的母亲——曹玺夫人早年一直给康熙当保母(非乳母),无从生育,曹鼎望便把自己的三儿子曹寅过继给了曹玺为嗣,因而曹寅对自己的双胞胎弟弟格外亲,本来应称为“四弟”,却尊称为“四兄”。此外,这首诗中还有“苦楝树”一词,曹寅还有《题楝亭夜话图》一诗,丰润松茨园中有楝树和楝亭,曹寅为纪念自己少年生活,给自己定了一个号,就是“楝亭”;无独有偶,曹鋡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号,为“松茨”,表达松茨与楝亭密不可分,兄弟二人骨肉难离。
其三,《松茨四兄过西池感今悲昔成诗》组诗有这样的句子:“今夕良宴会,今夕深可惜。况从卯角游,弄兹莲叶碧。”说曹寅和曹鋡在扎羊角小辫的幼年时,就在一起玩耍。
其中一首诗中还有:“寸田日耕夜,狂澜无时安。恭承骨肉惠,永奉笔墨欢。”前句是说他们两个少年时,家里尚贫困,社会尚不稳定,正是前辈父祖跟随清朝王公打天下,妇孺辛勤耕种的时候。这事在丰润曹钊的《满江红·述祖父象贤公》中也有精彩描述。后句直接说曹寅自己小时候在丰润曹家享受骨肉亲情的恩惠与教育。
组诗中还有诗句:“吾宗诗渊源,大率归清腴。叔氏振颓风,句不修廉隅。”是说曹寅的叔辈——丰润曹鼎望、曹首望、曹云望等多人文采飞扬,开一代儒风,继承了远祖西汉曹参、东汉曹操、北宋曹彬的清雅文韵。后来者大清英亲王之后、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所写《寄怀曹雪芹》中,“少陵夕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其四,《冲谷四兄诗索拥臂图并嘉予学天竺书》中说:“再报东皋一尺书,哦诗松下晚凉如。长城终古无坚垒,末路相看有敝庐。”东皋,当年丰润曹家东山上一个园林,这里也代指曹鋡。此诗是说写信问候曹鋡近日晚上松下乘凉可好吗?连长城都难保万年坚固,我们到穷途末路时,东皋这个园子虽然简陋,还可作我们的栖身之所。相互照应时,还得靠老家弟兄啊。此话不幸而言中。江南曹家败落后,曹雪芹回到北方祖籍,写出了很有丰润底蕴的鸿篇巨制《红楼梦》。在《红楼梦》中,甄家先败落,到贾家隐匿东西,事情也作了折射。
曹寅与曹鋡的骨肉深情关系,被清朝“真才子(顺治亲封)”“老名士(康熙亲封)”尤侗发现。他在《松茨诗稿序》中说:“司农曹荔轩与予为忘年交。其诗苍凉沉郁,自成一家。今致乃兄冲谷薄游吴门,因得读其《松茨诗稿》,则又体气高妙,有异人者,信乎兄弟擅场,皆邺下之后劲也。予既交冲谷,知为丰润人……并寄语荔轩曰:君诗佳矣,盍亦避阿奴火攻乎?”司农曹荔轩,是曹寅;冲谷,是曹鋡。此文是说:尤侗自己和曹寅是好朋友,曹寅诗很好,他的哥哥曹鋡诗也很好,他们都是邺城曹操的后代。刚知道曹鋡是丰润人,那么作为弟兄,曹寅当然就是丰润人了。作为当事人,曹寅和曹鋡对尤侗的说法都没有否认和更正,让诗和序畅行天下,至于其他人承认与否,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