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曹妃甸十农场

百名网格员 活跃稻田间

本报讯 (记者梁赞英 通讯员王志武)时下,曹妃甸十农场迎来繁忙的水稻插秧季。各村稻农们发现,忙碌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来田间地头“帮忙”的网格员们也多了起来。这些网格员身上有土、鞋上带泥,他们穿梭在田间小路,成了稻田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现在正是大忙季节,水电供应不能有半点含糊。”孙大龙是和新村一名网格员,家住外村的他早在半个月前就准备了两套“驾驶设备”:早晚上下班回家开小轿车,去稻田察看水情骑摩托车,他说,“稻田间路窄,骑摩托车能直达最偏远的地块儿。”目前,在十农场,像孙大龙这样每天穿梭在稻田间的网格员有近百名。

十农场位于曹妃甸区西部,水稻种植历史已经有60多年,素有“冀东粮仓”的美誉。去冬今春,该场掀起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热潮,农场投资326万元,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300多万元,建起高标准抽水站点和闸涵24个,硬化稻田旁道路12.3公里,用电线路架设到了田间地头。农场还利用上级资金喷施发酵有机肥料,将1.65万亩低产稻田进行改良。农场实实在在的投入和服务举措,极大调动起全场稻农想包地、多包地的积极性,涌现出近百个稻田承包大户,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3.4万亩。

进入插秧大忙季节前,该场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机关科室和村队网格员把全部身心投入到田间地头,为稻农做好服务。实际工作中,近百名网格员分工明确,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甘当“防水员”“供电员”“保障员”“科技员”等。

孙立明是丰海村网格员,因水源离该村稻田较远,插秧前,他特意买了4箱方便面“常住”在抽水泵点,每天察看进水渠道,组织人员打捞阻水杂物,确保稻田用水。郑宇杰是农场机关网格员,因熟识用电知识,他便利用周末和早晚时间到稻田间巡查用电线路,及时帮稻农修理抽水电机故障等。

广大网格员的勤奋付出,使十农场8个村队插秧进度明显加快。目前,该场已完成插秧作业2.59万亩。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