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金满)滦州市坚持“见缝插绿、留白增绿、破硬增绿、均匀布绿”,落实创新、协调、发展、绿色、开放、共享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区口袋公园建设。2022年以来,累计建成“口袋公园”15个,建设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有效满足了市民“推窗看见绿,转角遇见美”需求,用袖珍“小口袋”兜起市民“大幸福”。
坚持高站位推动,科学谋篇布局。该市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重点工作推进,从项目选址、建设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精心考虑,将人民群众的游园需求融入到“口袋公园”建设全程,对口袋公园规模、特色、景观、特色等设计元素进行提前谋篇布局;对公园设计、建设、养护的每个阶段、每个细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口袋公园”建设实现文化充盈、功能完善、景观提升目标,真正推动城市微空间实现“华丽转身”。
坚持高质量落实,丰富公园内涵。该市把“口袋公园”作为营建绿美城市景象的重要抓手,充分挖掘城市空间潜力,将“口袋公园”建设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利用城市边角空地打造城市绿色“点缀”,完善城市绿色空间的复合功能。同时积极推动“口袋公园”建设和文化建设融合发展,注重提升“口袋公园”的体系性、交互性、人文性和持续性,因地制宜体现在地文化、科普互动、历史人文、体育健身等主题,推动公园焕发新活力。如天福园建设理念上表达了对滦州市民的殷切祝福,昌盛里游园在选址上充分考虑社区居民游园需求,建设后有效改善了城区北部绿化格局。
在“口袋公园”建设理念上,该市融入“海绵城市”概念,将雨水收集、利用与景观绿化相结合,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打造“会呼吸”的公园。通过选用透水铺装工艺,对广场硬质铺装径流雨水进行消纳等举措,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也为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作出“微”贡献。
该市牢固树立长效管理理念,从项目施工、过渡养护等阶段确定督办、管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口袋公园”在建设、养护阶段管理不缺位,扎实做好日常环卫保洁及基础设施维修,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街角公园高质量运行。同时持续开展宣教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珍爱身边小公园,积极营造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