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文史 上一版   
下一篇

国 家 记 忆

□扎兰·成吉思

华夏文明之河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流淌至今,国家博物馆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了中华民族的灿烂辉煌和沧桑变迁。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其馆藏数量之多达143万余件,其种类林林总总,琳琅满目,浩如烟海,贯穿古今,异彩纷呈,具有高度的权威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真实而充分地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血脉绵延和古今赓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民族性格、民族骨气、民族特质。

中国国家博物馆到2024年已经创建112周年,国博考古也走过了百余年的春夏秋冬、风雨历程。1921年,几乎与仰韶遗址发掘同时,在河北钜鹿(今巨鹿)开始的古城发掘,揭开了国博考古的序幕,掀启了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华章。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考古事业如沐春风,蓬勃发展。始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领域,并设立专门机构,开一时风气之先,不断而执着地从陆地、海洋和空间不同维度找寻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物质遗存,探索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历史渊源、成长轨迹及其路径。

千问万问,苦思冥想,“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怎样走来的?”让考古来回答。考古就是根据古代的遗迹、遗物和文献研究古代历史。根据发掘出来的或古代留传下来的遗物和遗迹来研究古代历史的学科就形成了考古学。考古,手握“洛阳铲”,穿越时空,千辛万苦,是在用少量的信息,分析大量的结论,从而来考证和回答历史之谜,人类之惑。

当我们虔诚地仰望和凝视那神秘悠远的古代城址、波澜壮阔的长城关隘、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气势磅礴的帝王陵墓、灿若星辰的宫观寺庙、瑰丽奇妙的石窟崖刻以及丰富纷繁的文物宝藏时,我们除了流连忘返、叹为观止、惊羡敬佩之外,应该更多地思考并践行如何传承发扬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文物文献,是国家记忆,是不可再生的国之珍宝,其所宣示和折射出的是人类文明的恒久魅力。“岁月给了你凝厚的积淀,镌刻着余晖下的铁马金戈,也盛开着那永不凋谢的花蕾。”让我们的骨子里,千秋万代浸染你的感慨和血脉,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永远继续国家记忆。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