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生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儿时的夏天

□ 侯明超

前些天天气极热,几乎日夜离不开空调房,离开空调房仿佛要死。

心里暗想:以前没空调时怎么活过来的?

最初,是摇扇子、吃西瓜解暑。犹记得夏日午后,我和弟弟准备睡午觉,弟弟说:“姐,咱俩互相扇,你给我扇一百下,我给你扇一百下,好不好?”先是两个回合,第三轮,我刚扇完一百下,我弟假装睡着了,还装作叫不醒。天地良心,小弟这种伎俩用惯了,我早习已为常,凡事只能靠自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家里买了电风扇,有一个成年人那么高。扇叶和底座及风扇的罩子都是金属的,一旦打开,便将空气绞动起来。电机功率又超大,扇叶奔跑成一弧虚影,并哗啦啦地响。它奔跑的速度远超过人抡扇子的速度。可想而知,夏天一家人多爱电风扇。

小时候的夏天,我还特别爱去青少年宫游泳。那时候游泳池是露天的,半池浅半池深,五毛钱门票可以游两个小时。大约走二十分钟的路程就到,我们隔三差五就去。我妈会抱怨我爸为啥不陪着我们去,我爸的理由掷地有声:“孩子就该自己去大风大浪里锻炼锻炼,这样才能啥都学会。”的确,那几年,我们也没人教,奇怪的是我和弟弟都莫名其妙地会游泳了。

夏天除了吃一毛钱一支的冰棍,我妈还会用白开水调上白糖和醋,然后将绿豆凉粉切成方寸小块儿放入水中。因为有了冰箱,再放几块冰,便是又酸又甜又爽的冰凉粉。

晚上,我们小孩子喜欢去路灯下逮蚂蚱。我们那一区域是企业职工住房,小区外围已接近田地。晚上马路上没有什么机动车辆,每一盏路灯都可以融化一团儿黑暗。马路上特别热闹,越亮的路灯越有感召力,大人下棋玩牌,小孩子一群一群地等待疯狂逐光的蚂蚱、蟋蟀、拉拉蛄落到地面上来,好迅速地一掌扑上去。那个情景至今难忘,简陋的桔色光源辐射之域,大人、小孩儿和飞虫似浮动的影片,又似随时散作粉尘的沙画,明明灭灭,无一不生动。有时候一个晚上,我和弟弟就可以捉半罐头瓶飞虫。起初捉了这些昆虫也没什么用途,后来不知谁家发明了炸着吃,炸油盐蚂蚱就成了小孩子们津津乐道的美食。我吃过我老姨给我们炸的半罐头瓶蚂蚱和蟋蟀,有点儿像现在的烤大虾的味,是那种蛋白质被加热后的焦香。

在没有空调、没有旅游、没有夜经济、没有补课班的年代,小孩子们身体或许是真的强壮,内心也是真的饱满,一枝一叶都在彰显单株上研磨的生命。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