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前,读小学四年级的我与几个同学去邻校取课本,不知道为什么新课本在他们那里,使得我们开学第一天就要走二三里路去搬回。那时,我们学校只有一到四年级,而相邻村里的学校只有五六年级,所以后者也是我们即将迈进的学校。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随着性子瞎说,只要自己愿意,也没人会反对。直到现在想起来,我还忍不住诧异,邻村的那条路,我竟只走了那一回。书本新新的、重重的,散发着一股新书才有的油墨味道,我说不上喜欢,但也不太排斥。身为班长的我,小心翼翼地双手托举着它们,生怕滑落到地上,让其沾染了土地的气息。等我们搬着新书回到学校,离放学的时间也不远了,好在老师还是抢在放学前发完了书,满足了一帮孩童的好奇心。
多年后,我为了再次体验翻看这一年语文书的感觉,从网络上不断查找,终于如愿买到了一本。我自己的那本,在我高中毕业那年,被当作废品卖掉了。依稀记得,那天父亲问我:“不留几本当个念想?”我那会儿身体里有一股子劲似的,再想到中学时的一大摞卷子、无数个用光的笔芯后,烦躁感也涌上心头,便说:“不留了。”父亲没说什么,继续收拾,在一阵热闹后,只听他继续说:“小学的保存这么久了,也不要了?”我未加思索,坚持着不留的想法。
父亲照做了,可还是未经我同意,把高中的六本“语文读本”给留下了。等我发现它们时,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刚下来。读高中时,我特别喜欢读本里面的古文,就特意用小刀割下了多张纸页,正好纸页还都在我的一个纸箱里。于是,我找出了纸页,把它们一一放回到了书中,再存在箱子里。几年后,我大学毕业时,家里有了书柜,它们与我的大学课本一起被移到了柜子里,一直留到了现在。
如今,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从旧课本中抽出一两本读一会儿。虽没有目的性,但哪一课好像都有曾经的回忆。高中语文老师绕着教室过道,声情并茂地朗读《离骚》的情景,不断浮现在眼前。还有另一位老师批评几个同学在外面走廊闲聊,不知道利用时间背书的画面,也渐渐清晰。甚至,有次某个女同学靠在走廊旁,东边刚跳出远山的太阳投射出光线,正好照在她的鬓发上……这让我想到与我约好写信的女孩到了外地,迟迟未来信,她是否也会有束光照亮发丝呢?
在我们求学路上,时光不知不觉地就溜走了,一同走的还有太多或美好或难忘的回忆。旧课本也在被翻阅的过程中,成了我思念的由头,无声无息地为我串起了无数的过往。
去年,网上购物时,见有人卖高中语文课本,或是心血来潮,我没多想,便买了下来。等五本必修课本过来,看着它们被主人爱惜得干干净净、平平展展,里面的字迹又清楚工整,一种女孩字迹才特有的秀丽之美深深打动了我。再去看古文,笔记齐全,各种标识杂于其间,简直会产生美的享受了。就又和主人聊了几句,原来她读的是重点大学,课本实在用不到了,就拿来卖。那一刻,我感到有点惋惜,便说替她保存一段时光,她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我相信她会懂得的。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爱好,因大学就读专业和兴趣所在,语文课本给我埋藏了诸多眷恋。尽管我自己的有些已不在,但从类似的书上,也会有一样的感觉。也许,书本到底是个由头,类似于某种纪念物,让我产生的念想——那些旧时光,才是最真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