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 度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博物馆里的特别纪念

小学生讲解员谢若晗声情并茂地为游客介绍唐廷枢事迹。

本报记者 刘洪超 摄

“唐廷枢对中国的铁路、蒸汽机车、海上运输、近代企业经营管理等多项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直到今天,开滦人对唐廷枢依然十分敬重。”暑假期间,在开滦博物馆的唐廷枢专区前,10岁的小学生讲解员谢若晗声情并茂地为游客介绍着唐廷枢的事迹。

在小讲解员身后,摆放着一尊唐廷枢身穿常服的半身塑像。塑像面容清瘦硬朗,眉宇间透露着自信和坚毅。在塑像两侧的展柜中,展示了唐廷枢早年的肖像、家谱、家中使用过的一些生活用品,以及他编著的《英语集全》——这是一部带广东地方语音特点的英语工具书,被称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第一部辞典和教科书。这些展品看上去朴实无华,但其中的人间烟火味,却让唐廷枢这位晚清著名买办、实业家的高大形象走进了生活。在开滦博物馆中,游客不仅可以了解唐廷枢的功绩和才能,还可以在《英语集全》隽秀的字里行间,触及他早年朴素的济世思想,体会百年前这一时代风云人物的不凡之处。

“唐山现有5座博物馆——唐山博物馆、唐山工业博物馆、开滦博物馆、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启新博物馆,还有开滦书画院、格致书馆、金达咖啡馆、开滦小剧场等……无论走进哪个场馆,都可以看到唐廷枢的事迹和形象。”开滦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倩告诉记者,想要了解唐廷枢,了解唐廷枢与唐山的渊源,可以先从唐山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开始。

在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可以看到唐廷枢敢为天下先,修筑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的情况,以及他是如何克服保守势力的阻挠,敢于任事担当,成立中国第一家铁路公司,把铁路修筑到天津。“李鸿章评价他‘事极繁难,百折不回,忠信正直,实为中国商务难得之才’。唐廷枢也为中国铁路培养了像詹天佑、邝景阳等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王倩说。

在开滦书画院,前厅悬挂的“惕励”木质横匾,字体为隶书,遒劲有力。据介绍,“惕励”二字是唐廷枢在发行的开平煤矿第一张竖版股票上的印章,取自《易经·乾卦》,“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他在时刻告诫自己,要谦虚谨慎,要有忧患意识,要不断自强不息,不可有须臾懈怠。”王倩说。据悉,这幅手书由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唐廷枢的后人唐嘉乐书写,意在唐家与开滦的传承,与唐山的传承,也是唐廷枢精神的传承。

格致书馆位于开滦书画院一层右侧,原为开滦职工图书馆,为纪念1873年唐廷枢在上海创办的格致书院而更名。当年,唐廷枢与英国驻上海领事共同发起创办了格致书院,目的是购入西方科技书籍、设备或模型,传授中国人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和技术,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座专门研习近代西方科学的教育机构。“把开滦职工图书馆更名为‘格致书馆’,也是在弘扬和传承唐廷枢这种开放的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富民强国的情怀。”王倩说。

开滦书画院二层是开滦档案馆保存的信札展览厅,展示着从1881年到1952年近80年的奏折、禀帖、信札,共209件,不仅可以目睹各种历史名人的亲笔手书,也可以了解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第一份手书,是唐廷枢亲笔写给李鸿章的一份报告,陈述开办细绵土厂的经过。

翔实的文字、黑白的影像、泛黄的书卷……每个展馆都在用自己特别的方式纪念唐廷枢,讲述他与唐山的故事。“唐廷枢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先驱,是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实业强国的积极践行者,他的贡献已经载入史册。他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境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弘扬。”王倩说。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