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 度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穿越百年、跨越千里的赓续传承

“开滦煤矿与中国现代化——纪念开滦建矿145周年学术座谈会”现场。 资料片

“今天,我被授予‘开滦名誉矿工’的称号,非常高兴。作为唐廷枢家族后人,我对唐山和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怀有深厚的感情,对我而言,回唐山就是回家乡,我早已把自己当成开滦的一名普通矿工。”唐嘉乐说。

2023年10月19日,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开滦集团”)举行的“开滦煤矿与中国现代化——纪念开滦建矿145周年”活动中,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唐嘉乐被授予“开滦名誉矿工”荣誉称号。回顾开平矿务局创办、唐山开埠和开滦集团的145年历史,唐嘉乐感叹他的族人与祖上见证了145年开滦老矿的“前世今生”。

据了解,早在2001年,开滦集团筹备拍摄电视连续剧《大龙脉》时,便与唐氏后人取得了联系。“在与唐氏后人的联系往来中,开滦档案馆原副馆长杨磊起到了极大作用。他一直与珠海高新区唐家历史文化研究会、容闳留美幼童研究会保持联系,收集了许多珍贵史料和照片。”王倩说。2014年,王倩和杨磊去珠海参加留美幼童活动时,认识了唐家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越,自此,她作为联络人员与珠海唐家湾往来联系。2018年,开滦集团建矿140周年之际,唐廷枢后人赵美珍(唐廷枢孙女的女儿)通过唐越与王倩取得联系,提出唐氏后人想来开滦看一看。赵美珍说:“唐家人创办实业就是为了国家富强,中国人不再挨列强欺辱。现在国家强大了,开滦为国家作出了很多贡献,唐家先辈们的愿望实现了,他们付出的辛苦值得。我们来开滦,就是看看我们的先辈是怎么创业的,要把他们的这种家国情怀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让海内外唐家人都有这种意识、这种精神境界。”

“赵美珍阿姨虽然已经退休,但她仍然心系开滦,关心开滦,宣传开滦,以宣传唐廷枢精神为己任,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回想当时,王倩感动地说。

2018年7月24日,开滦集团举办纪念建矿140周年和《百年开滦百年追梦》大型图片展启动仪式,专门邀请了唐廷枢家族后人和珠海高新区唐家历史文化研究会的研究人员参加纪念活动。同日,唐山市政府举行了唐山开埠140周年纪念活动。唐嘉乐先生代表唐氏后人出席纪念活动并致辞。在这次纪念活动中,唐山市政府称唐廷枢为“唐山之父”,唐廷枢对唐山市的贡献和历史地位得到确认。

历经百年风雨,唐山矿一号井的天轮依然飞转,因煤而兴的唐山,作为京津唐工业基地的现代化工业中心城市,在冀东大地上熠熠生辉。近年来,唐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唐廷枢文化建设,建议加强对唐廷枢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关人士还呼吁复建广东会馆,以唐廷枢的名字命名城市道路,让他的名字成为唐山城市记忆的一部分。相信在唐山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唐廷枢这一文化符号,在唐山的城市发展中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