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二年(己巳年,公元1629年)十二月,后金兵犯境。在这次战争中,许多英雄人物涌现出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牺牲,书写了一段悲壮而辉煌的历史。其中,滦州知州杨燫的事迹尤为引人注目。明末史学家计六奇写了一部难得的史书《明季北略》,里面有一则“党还醇良乡殉难”,其后的死难者名单中就出现了杨燫的名字。
这场战争在历史上称为己巳之变,又称后金攻明京畿之战,发生于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十月至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公元1630年)正月。
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十万,分兵三路,取道蒙古,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师。与明军战于广渠、德胜等门外。1630年初,皇太极东进,连克数城,并派兵分守遵化、滦州、永平、迁安四城。
就是在这场变故中,滦州知州杨熑洒血题诗,见危授命,忠魂补国,英厉却兵,给后人留下了一段视死如归、节留后世的故事。
杨燫,贵州铜仁人,举人,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任淳化知县,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出任滦州知州。
嘉庆《滦州志》收录了一篇明副都御史永(永平)山(山海关)巡抚冯任写的《杨光禄少卿祠记》,对于这段事情记述得比较详细:1629年,遵化告警,距离滦州只有一百五十里。那时候已经太平好多年了,各地都缩减了兵员,城楼常年锁闭着,哪里还有守城用的灰瓶炮子、滚木礌石呢。滦州没有守城的士兵,士绅们便共同商议集资雇人守城,只召集到六百名身强力壮的民众。可是接到上级的命令,要调抽四百人,协助把守永平府城。长吏又争不得,只好粗粗地组织了一些民众守城。率领着那些杀猪的、卖酒的,把木棒的一头儿削尖当武器,撕扯开影响行动的腰带和下裳,滑稽的样子就像闹着玩儿一样。那时候正是寒冬腊月,大伙在城楼上冻得哭爹喊妈,半夜里跑了一多半。大年三十晚上,迁安七家岭驿被后金攻破,守备卜文熿让居民剃掉头发投降,被后金授以官职,又是摇旗,又是张榜,大加宣扬。滦州城内的恶少们,知道官府正焦头烂额,无暇他顾,于是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头来,纠结在一起,趁火打劫,致使城内一片大乱。知州杨燫忧心忡忡,日夜与一些乡绅和两三个读书人一起商量对策,他带着人到城楼上鼓舞士气,洒泪拜托大家守好城池。但是他一登城能劝上去一些人,他一下城,就又有人躲起来。一些年龄大的人还能想着保卫家园,可是一些年龄小的却没有斗志。一些狡猾的人,乘着夜晚,从城墙上系下绳子,把家人都偷送出城,好多人家因此都跑光了。
1630年的农历正月初四,天还没亮,永平城失守了。等到大家第二天知道了消息,民心更是大乱。一些奸恶之人,趁机烧人家房子,大白天拿着刀到市面上抢劫。杨熑知道滦州城也守不住,于是穿戴好衣冠,坐在州衙大堂上,手握宝剑,只等一死。这时候的百姓仓惶避难,四散逃跑。又过了三天,好多人商量着要投降。杨燫气得头发都竖了起来,眼眶都瞪裂了。他在墙壁上题下一首绝命诗,然后拔剑自刎,那一天是正月初八。剩下的滦州文武官员,归顺了后金,后金大军进城。 到了五月,明朝大军前来收复失地,明军在东门外攻城,炮震烟迷,隐约间仿佛杨燫就站在云雾之上。见到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于是后金的士兵半夜从北门弃城而逃了。
事后,礼部尚书上本为杨燫请求表彰贞烈的匾额。崇祯帝也为之叹息,赐了祭葬,并追封他为光禄少卿,让他的儿子进了国子监。
州人石维岳于是写了一篇言辞恳切、慷慨激昂的《劝建杨公祠疏》。地址选在了滦州城外的远郊,但是建筑材料还没有着落。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刘嵩曙为修杨公祠捐出六十亩香火地,永平知府石凤来和滦州知州辛志谔也捐出了俸禄,有了这些资金支持,杨公祠重新选址在滦州南城根,这才建堂三楹,北向,楹前有轩,后有斋厨。
到了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滦州知州孙昌鉴见到祠宇倾颓,于是买地于城之东南隅,建书院一所,即海阳书院,前四层为学社,最后一层成为杨公祠,乃移杨公牌位于书院南向。
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知州莫謩把杨公牌位移祀于滦州州治西北儒学西边的忠义祠,原杨公祠遂废,从此忠义祠成了杨燫的专祠。
光绪年间,吏目王元均为忠义祠题联云:
斗大余空城,钲鼓无声,肯为黄冠朝北地;
只身守孤竹,烽烟告警,徒流碧血抗西山。
意思是说,滦州小城人们都跑空了,连敲钲和鼓的士兵都投降了,难道要知州为了村夫野老向后金投降吗?杨燫一个人守着孤竹国的旧城,在万分紧急的军情下,效法先贤伯夷叔齐饿死西山的精神,白白洒下了一腔热血。
后来的知州许之轼又为忠义祠题匾:海阳保障。寓意杨燫的精神将永远守护着古老海阳(即滦州)的安宁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