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东兴
秋吊
秋吊,老辈子传下的天气词语。是说立秋这天若是下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日会无雨。此时还是暑热未退之时,少了雨水光顾,庄稼万物皆像吊干菜一样,被生生吊挂起来暴晒,饱受干旱饥渴之苦。一个“吊”字,形象道出久旱不雨时,土地龟裂、河渠干涸、禾苗萎蔫的情景。
立秋之日下雨,果然秋吊吗?往年 “秋吊”与否,已无印象,前年(2022年)特意记录下立秋后数十日天气情况,看是如何。
“这年立秋仍是8月7日。说也巧,这天还真下了场小雨。立秋下雨,该是“秋吊”了。可是,立秋后第三天(8月9日)又下了场小雨。雨后异常凉爽,穿短衣短裤都有点冷,多日炎热突地凉下来,颇感意外。过了九天(8月18日),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又纷纷落下。又过了四天(8月22日),一场大雨从早起下到深夜,中有间歇,继而滂沱,傍晚时分,院子里积水成潭,漂漂不退。我冒雨出去查看,只见下水道里的水已与地面积水齐平。好大的雨呀!
立秋后十数天,陆续下了三场雨,且有一场如此大雨。看来,至此并未秋吊。
可此后连着一个多月,雨水无踪(此间,只下了一场可忽略不计的小雨)旱情愈烈。正在拔节的玉米,被旱魃生生按住,蹲在那里,奄奄一息。刚吐出穗子,就被热风吹走水分,像老人稀落的胡须,不安地飘动。就连道旁的野草,也低垂下头,向风诉说着干渴。看来这秋吊还是来了, 只是来得晚一些,盛夏仿佛又卷土重来。
说话间,就进入10月份,已是晚秋。当月1号和3号下了两场雨,3号的雨有中雨规模,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旱情基本解除。
再以后一直到立冬节气又滴雨未落。
记录到此,我也没弄清,这个秋天是不是属于“秋吊”?秋吊可有规律可循?也许是“循环不可寻”吧。
上面是我2022年的记录,写罢即搁置一旁。两年后,忽见《今晚报》一篇《等雨》(载2024年4月20日)的小文,对立秋下雨,又看到不同的俗语:“去年立秋下了一场大雨,俗话说立秋下雨叫‘顺秋’,遂以为秋老虎不会再来了,结果一直晴热。”读此,忽有所触,便又找出旧日所记,对照一番后,禁不住续上几句:窃以为, 同一节气,出现“秋吊”与“顺秋”两种不同判断,结果都不大准确。也许,民间俗语的这种不确定性,才有了让你持续关注的兴趣,或期待如是,或希图颠倒,这也许就是其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