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副刊·生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怀念父亲

□ 高晓明

我的父亲叫高永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蛇年正月初七初八两天,我坐在珠海市三灶镇南山下金龙花园父亲曾经居住的卧室里,在父亲曾经使用过的小木桌上,在妹妹提供的笔记本电脑上,撰写怀念父亲的文章,以寄托哀思。

父亲生于遵化县大田村一个中农家庭,1956年2月应征入伍,1961年5月退伍。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父亲从供销社回乡务农后,担任村赤脚医生。父亲德才兼备,被派往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习进修两年。结业后,他进入遵化县制药厂任技术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父亲调动到唐山市第三制药厂工作,先后任技术员、技术科科长、副厂长、厂长。九十年代初,父亲调任珠海市经济开发区凤山制药厂技术副厂长,在珠海经济特区前山工业集团公司筹备安东制药厂。1996年,父亲光荣退休,在珠海定居。

父亲传承了悬壶济世的慈悲之心,曾是受人尊敬的乡村医生。我家祖辈就有人行医:我老太爷是老中医,曾在遵化天德堂坐诊,在丰润左家坞开过中药铺,挽救过许多病危患者的生命;我爷爷懂中医,有治疗疯狗咬人的绝活,闻名十里八乡。我小时候,在夏天的一个中午,曾经亲眼目睹爷爷用细绳拴着白瓷小酒壶,从东园子的水井中打上来清凉的井水,又从庭院里菜园中的阳光下取土制作成泥球,在伤口上滚动。如此,治疗两三次就痊愈了。我看到是表面现象,真正管用必有医道所在。父亲在担任村赤脚医生时,用的木制浅红色翻盖药箱子,听奶奶说就是祖辈传下来的。悬壶济世的慈悲基因是强大的,父亲担任村赤脚医生后,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晚上,刮风下雨,霜浓雪骤,他都是随叫随到,第一时间解除村民的病痛。乡村医生就是全科医生,除了诊断、配药、扎针、输液、外伤处理缝合,父亲还会针灸、按摩、正骨、接生……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凭借他的专业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经常让病人转危为安。父亲还是幽默风趣、待人和气的人,看病的时候经常和病人谈笑风生,减轻病人压力。正是因为父亲的出色表现,他才被唐山地区卫生部门推荐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习深造,最终成为医药专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信赖。

父亲是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人,屡屡实现人生蜕变。父亲在北京空军政治部当兵6年,先后任图书员、广播员、发报连调配员,从普通士兵成长为文化宣传骨干,受到嘉奖一次,并光荣入党,实现了从普通老百姓向时代军人的转变。 父亲退伍后,从普通农村赤脚医生,成长为医药技术员、工程师和药厂厂长,实现了从赤脚医生向医药行家的华丽转身。父亲曾研发多种新药,针对北方寒冷少儿等人群易感冒的现象,父亲研制出感冒欣糖衣片,这款药荣获1985年度河北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针对南方潮湿炎热皮肤病多发的特点,父亲研发出皮康霜外用药,1991年9月被珠海市科学进步评审委员会评选为三等奖;1994年3月药品标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授予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为检验新药药效,父亲以自身为检体,曾数次被送到医院抢救,捡回一条命。1976年唐山大地震当晚,在唐山开完会的父亲,执意不在唐山住宿,连夜返回迁西药厂处理研发业务,再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为阅读外文,汲取世界医药智慧,父亲从自学英语起步,后来能熟练用英语给医药界领导和同行们讲解医药专业课,令人钦佩。曾在第三制药厂工作过的父亲同事、作家磐石对笔者说:“你父亲跟着收音机坚持自学英语,带动大家学英语,我还是他的徒弟呢。”

天道酬勤,在珠海经济特区的日子里,父亲的荣誉达到了巅峰。1989年8月至1991年8月,父亲被珠海市香洲区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聘请为凤山制药厂工程师;1991年3月,父亲当选为中国药学会珠海分会第二届理事;1993年4月,父亲被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政府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1993年度,父亲因科技工作成绩显著,被前山镇评为“十佳科技人员”。

父亲是一位对孩子们严格要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好家长。父亲以身作则,培育了良好的书香家风,后代传承了爱学习、好钻研的基因,儿女、孙子、孙女们,通过努力奋斗,有的当上了军官、法官、律师,有的进入警察队伍,有的创业打拼取得成就,有的当上了工程师,有的成为医药博士,多人入党。另外,父亲是一位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人,在任药厂厂长和筹建处负责人期间,他不收礼金礼物,不损公肥私,不大吃大喝,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和知识分子的风骨,后代子孙和家族成员都是遵纪守法、自食其力、有所作为的本分人、老实人、明白人,这是母亲引以为豪的事。

父亲退休后,与母亲定居在珠海,有陆续过去的二弟、妹妹两家人照顾。父亲因焊接器械扭伤腰部长期受疝气的困扰,他专门把我送给他的部队武装带改造后捆着腰预防坎墩,进行保守治疗。他平时坚持散步和适当做家务活锻炼身体,骑自行车送外孙女上幼儿园、小学,与外孙女一起拉二胡、弹琴、唱歌。外孙女多才多艺,多次在歌手比赛中获奖,这里面也有父亲的一份功劳。我在北方时常打电话问候父母,父亲提醒我:“要劳逸结合,不要累着。”父亲在前年正月住过七八次院,主要是从北方赶来探望的我和三弟护理的,我们哥俩是想多尽一份孝心。当年3月份,父亲因坎墩无法上推,冒险做了疝气手术。手术很成功,伤口愈合良好,他生活能够自理,大家由衷地高兴。前年6月底,我们从遵化武装部为父亲开具了退伍时间证明,珠海三灶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确认后上门拍照,广东省人民政府为父亲颁发了退役军人优待证,父亲家门口悬挂起“光荣之家”牌匾。

去年4月1日下午,母亲与躺在床上休息的父亲聊天时,父亲称不舒服,不一会儿就离世了,享年90岁。前一天,妹夫还在“高兴一家人”微信群发布了给穿着红上衣的父亲剪指甲的照片,丝毫看不出身体状况不佳的征兆。第二天,亲属们在珠海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我这个大儿子致简短的悼词。按父亲生前喜欢清静和不愿意麻烦人的性格,我们没有惊动其他人。火化后,父亲魂归故里,骨灰埋葬在老家大柏山下祖坟地中。

父亲用一生的辛苦付出和能力智慧,诠释了艰苦奋斗、进德修业、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优良品行,这是留给后世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将继承父亲遗志,不辱家风!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