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启明学校负责人向唐山劳动日报社心理健康指导师团队介绍学校概况。 李颖 摄
本报讯 (记者王楠)近日,唐山市启明学校春光与爱心交融——“破茧计划”心理帮扶行动首次见面会在期待中温情启幕。在丰景线社工中心的统筹协调下,唐山劳动日报社心理健康指导师团队与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学子携手组建十余个暖心小组,以“支持性团体陪伴”创新模式,开启精准长效的心灵护航之旅。
专业认证夯实成长根基。核心团队中,10名指导师均来自唐山劳动日报社心理健康指导师团队,全员持有省人社部门认证的专项能力证书。“这份证书是职业起点,而唐山劳动日报社构建的‘学习—实践—督导’全链条培养体系,才是我们专业成长的‘护航舰’。”心理健康指导师潘老师展示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参与团队每次活动后的案例拆解沙龙、技术实战工作坊,将理论认证转化为温暖人心的专业力量。
破冰对话架起心灵之桥。首次见面会上,各小组依据精心设计的方案开展破冰互动。大学生志愿者与心理健康指导师搭档,和启明学校的孩子围坐在一起。“当听到孩子说‘想成为保护家人的大树’,我看见他眼里的星光正在苏醒。”志愿者小赵同学感慨道。心理健康指导师团队设计的话题互动,让笑声逐渐消融拘谨。心理健康指导师赵老师向记者表示:“支持性封闭团体的交流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专注倾听,这些就是他们的心灵开始成长的温暖印记。对于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如何通过专业陪伴促进心理成长,给予认知调整与情感慰藉,正是我参与活动的核心目标。”
精准指导护航成长之路。来自唐山青禾心理服务中心的李颖,是该心理帮扶项目的设计者。她向记者阐释项目内核时强调,小组模式能实现“三个精准”:以科学辅导校正认知偏差,用榜样力量引领成长方向,让持久陪伴滋养心灵土壤。“在小组里,我们是成长观察员而非指导者。”李颖介绍,团队创新的“认知行为训练+心理生态圈”双轨方案,通过每次活动后的小组复盘会,为孩子们量身定制心理成长方案。
长效守护静待破茧时刻。作为唐山市“校社企协同育人”创新样本,该项目将构建“成长档案云+定期回访日”立体机制。启明学校副校长谢贵永表示:“首次见面只是序章,我们将用四季坚守见证每朵花开。”当专业认证与公益情怀相遇,当青春热血与教育理想交融,这场始于破冰的心灵护航行动,正用智慧与温度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充满希望的成长晴空。
据悉,唐山劳动日报社第二期“心理健康指导”职业能力证书考试正在接受报名。考生通过考试后,可自愿加入唐山劳动日报社心理健康指导师团队,团队将提供专业知识沙龙和各种心理公益实践活动机会,陪伴考生自我提升,实现自助、助人的专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