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总体改善的同时,超重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常合并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导致代谢性脂肪性肝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多种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增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喊话减肥”:我国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旨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控。
那么超重肥胖的标准怎么评定的呢?根据国家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有以下几种常用诊断标准:
BMI:判断体重是否正常的常用指标是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18岁及以上成年人BMI在18.5至23.9之间为正常,24至27.9之间为超重,≥28为肥胖,<18.5为体重过低。
腰围:腰围能反映腹部脂肪堆积情况,是评价中心型肥胖的常用指标。建议成年男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过80厘米。
体脂率:体脂率最能体现身体真正的脂肪含量。正常成年男性体脂率≤20%,女性≤30%。
家里准备好秤和尺,参考这三个指标,综合判定。维持吃动平衡,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定期监测指标变化,实现健康体重管理,路北疾控与您一起迈向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