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路北新闻 上一版   
下一篇

路北:厚植沃土 跑出营商环境“加速度”

图为唐山能源集团特来电智能充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装配车间进行400kW大功率一体式直流充电机的组装工作。 马雅雄 摄

本报讯 (记者刘天玥 通讯员郑宇航)近年来,路北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精神,聚焦打造“惠商沃土 魅力路北”目标,制定出台《路北区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路北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系列制度文件,牢牢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解决了不少群众办事“堵点”、企业发展“痛点”、社会关注“焦点”,在“便民、利企、促发展”方面产生了比较好的反响。

持续优化平等开放、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全面推行市场准入“非禁即入”,按照“三个凡是一律”标准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真正做到服务企业、方便群众,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高。全区电子证照覆盖率达到100%,39个银行网点相继开通注册服务窗口,全面实现企业注册“就近办”,企业登记平均时长缩短至4小时之内。优渥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市场主体扎根落户,上半年,全区新增企业1646户,新注册市场主体4216户,企业保有量保持全市第一。

持续优化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深入推行“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开工”等审批新政,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90%。研发“路北政务通”手机小程序,搭载绿色快递服务,率先实现“不见面”办理。全面推行“百事通”套餐服务,实现“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次办结”。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审批服务从8小时向“全天候”“不打烊”跨越。组建全省首家“代办服务中心”,提供“管家式”全程无偿代办,让企业、百姓省事又放心。该区荣获河北省政务服务改革先进单位称号,区数据和行政审批局获评省级先进集体。

持续优化多元保障、融资顺畅的要素环境。强化人才保障服务,为外来人才提供餐饮、住宿、竞聘等“一站式”服务,积极拓宽技能培训赛道,上线“灵工”服务平台,助力各类从业者、求职者提高职场竞争力,全区“凤凰英才”保有量达到1513人。深入开展金融领域“大帮扶、大包联、大服务”行动,组建300余人的金融服务团队,面向全区6.7万市场主体,一对一精准帮扶。今年以来,组织政银企常态对接活动24次,帮助7443家市场主体获得金融帮扶377亿元。实施潜力企业上市帮扶行动,“一企一策”开展辅导,推动北交所唐山服务基地、国家级(唐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该区,为各类企业直接融资和注册专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区金融中心获评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

持续优化遵法守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持续推进法律“六进”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守法经营创造优良环境。深入开展“万所联万会”活动,搭建“一对一”律企对接平台,精准服务企业健康发展。规范涉企执法行为,针对首次违反且违法后果轻微的行政相对人实行首违免罚的措施,以重规范、轻处罚的方式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开展商标专用权保护、虚假违法广告治理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

持续优化诚实守信、履约践诺的信用环境。率先上线“信用路北”网站,建立企业信用红黑榜,发布守信激励对象信息5000余条。在全市首创信用修复“云服务”,修复处罚信息400余条,引导和鼓励信用主体纠正失信行为、重塑良好信用。强化信用惠企、信用惠民服务,推动信用成为“可变现资产”,28个重点领域实现分级分类监管,累计归集信用信息150万余条,打造“信易+”网点170个。引导50家金融机构入驻唐山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发布127项金融产品。国家、省、市媒体先后36次报道该区信用体系建设先进做法。该区获评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县级试点、信用园区试点“双料”荣誉,信用园区微视频获评“全国优秀信用应用场景微视频”,全市唯一、全省唯三。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