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路北新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区纪委监委

“小护栏”疏通 城市治理“毛细血管”

本报讯 (邱飞)在缸窑街道金域蓝湾社区,一条被居民戏称为“堵心路”的蓝湾路,近日悄然“变身”,500米长的中央护栏,如一道银色分界线,两侧120个崭新停车位整齐划一,曾经混乱不堪的道路变得井然有序。这焕然一新的背后,是路北区纪委监委精准聚焦民忧、推动多元联动,以一场高效“小手术”成功治愈“城市病”的生动实践。

蓝湾社区的这条路让居民饱尝了拥堵之痛,伴随周边四个小区上千户居民入住,私家车激增,车辆任性停放将四车道挤压成危机四伏的“单行道”。早晚高峰人车混行、喇叭刺耳,安全隐患令居民苦不堪言。民生无小事。为把群众期盼的具体实事办好办实,区纪委监委在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主动下沉一线,精准把脉问题症结,联合属地社区、物业及开发商火速组建“治堵专班”。三次将议事会开到路沿石边,现场倾听、现场协调、现场解题。在区纪委监委的有力监督推动下,各方凝聚共识化解顽疾。护栏化身“交通法官”,杜绝任性掉头;停车位成为“文明格子”,收编无序车辆。居民王阿姨的感慨道出心声:“送孙子上学从绕路20分钟缩至5分钟,心里头真顺溜了!”

区纪委监委以监督之力破“权责真空”困局,促成属地、物业、开发商“三方共担”的治理新模式。一条护栏不仅是物理隔离的巧思,更是填补制度空白的智慧——用“小切口”的物理改造,疏通的是道路,更是民心所向,为破解类似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北经验。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