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笼湖水爱笼家
春江水暖鸭先知。但每年的雨水时节,率先抵达南湖的水鸟似乎不是鸭子,而是和鸭子一样大小的凤头鸊鷉,最起码在我这个观鸟爱好者的眼里是这样的。
凤头鸊鷉是国内分布的五种鸊鷉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嘴又长又尖,直立的长脖通常与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势。繁殖季节,它的前额至头顶的羽色是黑色的。头顶两侧羽毛延长,这样就在头顶后部形成了两束黑色长形冠羽,黑色长形冠羽两侧经耳区到喉部又形成了基部棕栗色、端部黑色的环状皱领,像是披在脖子上的小型斗篷,这也是凤头鸊鷉名字的由来。
凤头鸊鷉看似貌不惊人,但一旦恋起爱来,仿佛换了个角色——它们的冠羽会蓬松或炸起来,但不是怒发冲冠那种,而是仿佛戴了一个美丽的花冠。雄性追求雌性,有时身体会在水面上突然摆弄出莲花的形状,层层怒放着,观鸟爱好者们称之为翻花或形象地比喻成“穿袍”“脱袍”。这时候,要特别留意另一只会从翻花的这只身边猛地钻出来,低头含胸的样子,开始互动,非常漂亮。如果中意对方,雄雌之间便会相对而视,含情脉脉,摇动头颈。摇头时间一久,倘若两只鸟背对背同时或相继入水,一会儿各自衔起一把水草时,它们就会急急地往一块儿凑直身子高高地挺起互撞,这叫撞胸,撞胸的激烈程度取决于双方拉开的距离有多远、各自叼的水草是多是少,距离越远、水草越多,应该越激烈,水花四溅。撞胸后,它们会继续摇头晃脑,以示很快乐。堪称一套非常完整的优美的漂亮的爱情舞蹈动作。
它们是边恋爱边絮窝,如果恋爱成功,就会在窝上频繁地踩背,然后下蛋、孵窝,辛勤地逮小鱼小虾喂小崽儿,过着像平头百姓一样的小日子。经常也会口角、打架,无论是“夺妻”之战,还是领地、护犊之争,都打得上天入地、飞珠溅玉。
几乎整个春日,南湖的很多片水域就成了凤头鸊鷉的爱情湖。晨曦中波平浪静的湖水,有时会起一层薄薄的透明的牛乳般的水汽,一对或几对凤头鸊鷉游弋其中,宛若一幅烟笼湖水爱笼家的水墨画。
自2018年起,我和众多的观鸟爱好者连续五个春天都在南湖的紫天鹅庄木屋别墅区水域观鸟。这里树木参天,浓荫蔽日,环境清幽。特别适合一家人或三五好友,闲游遛弯,低头赏花,呆坐看水,林下听鸟鸣。走在通幽的小径上,不时会有野鸡“咯咯咯”地惊飞、野兔惶然无措地奔走,令人陡生盎然的野趣。散布在庄园各处的20多栋木屋别墅,不时在树梢间或隐或现,仿佛在万顷碧涛中泛出一簇簇红的黄的浪花,在闪现与掩映、骤起与幻灭间,乐享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景。据说,木屋享有“会呼吸的房屋”的美誉。所选木材,防火、防腐、防潮,无污染,又抗震,且能适量吸收太阳光线,使室内拥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生活或居住,有如置身木质的清香中,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之感。
在这里观赏凤头鸊鷉,有四样好处:一是光影好。早上可以拍摄逆光的影像。二是背景好。初春黄黄的芦苇能够提升影像的亮色,且这一背景又与鸟的主体拉开了相当的距离,不至于形成干扰。三是拍摄距离适中。虽不算近,但600毫米镜头够用。四是可以实现低角度拍摄。每天清晨6点45分到7点15分左右是光线最好的时候,当朝霞铺满湖面之际,如果赶上凤头鸊鷉的好动作,精美的摄影佳作就诞生了。
除木屋别墅区水域,观赏凤头鸊鷉的次佳处就是青龙泽的观鸟台一带了。青龙泽是南湖最大最开阔的一片水域,因积蓄青龙河水得名。青龙河是唐山市区西部主要的排水出路,全长8.14公里。最初修于1996年,部分河道段多年未得到有效治理,常见水体黑臭、垃圾漂浮。2019年,经过清挖、拓宽、冲刷、过滤和沉淀,并种植大量沉水和浮水植物,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市区内的污水全部经过处理,达到二级中水标准后,才能经青龙河排入南湖。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时,青龙泽与广阔的天空遥相辉映,水天一色,宛如明镜一般,故又名青天镜。透过青天镜,泽中央邀月岛(酒岛)、香茗岛(茶岛)、锦鳞岛(渔岛)的白墙青瓦及周围绿树的倒影清晰可见。青龙泽岸长水阔。干净宽阔的道路,将骑行区与步行区分开。整齐的绿柳列队两旁,低头垂背。骑行或走在绿荫中,满眼是蓝天飘云朵,绿柳垂丝绦,古寺坐泽畔,微波众鸟嬉。尤其是春秋两季,青龙泽烟波浩渺,白浪拍堤,蔚为壮观,颇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般的气势。
这里除凤头鸊鷉外,还有白天鹅、黑天鹅、普通秋沙鸭、普通鸬鹚、翘鼻麻鸭、红头潜鸭、罗纹鸭、赤膀鸭、斑嘴鸭、绿头鸭、赤麻鸭、黑水鸡、白骨顶、小鸊鷉、白鹭、苍鹭、夜鹭、海鸥等水鸟以及黑枕黄鹂、杜鹃等大量林鸟。观鸟台的南侧是南湖的一个出水口。出水口南北两侧各有一小片适合水鸟生存的芦苇,两片芦苇夹着一个几十米宽可供水鸟活动的水面。东面紧靠马路的一小片土坡地,刚好可以趴下来,这样就可以实现平拍。上午顺光,下午逆光。如果天高云淡,又没有风,水面蓝汪汪的(芦苇的下面则是绿油油的),波平如镜,再赶上鸟的表现好,出片率就很高。
2024年春,曾经活跃在木屋别墅区水域和青龙泽观鸟台水域的凤头鸊鷉,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大量聚集在龙泉湾湖面。湖中东南水面设置了两个长方形的浮床,上面种植了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虽有些稀疏,却也足够为一些水鸟提供恋爱和结婚生子所必需的遮风挡雨的场所。西南水面还有三个圆形的浮岛,槐树苍翠、绿柳婆娑、飞鸟栖息,恰如湖中的三片绿洲,合在一起犹如和氏璧的造型,故有“三洲合璧”的美誉。龙泉湾因龙泉古寺而名。唐山龙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后毁于唐山大地震。现仅存一株建寺之初所植古柏。这里的水常年不竭,泉眼旺盛,为青龙河源泉之一。开发南湖时,随着粉煤灰和煤矸石的清除,更多的泉水涌了出来,有人更坚信这里便是龙泉了。云凤岛坐落湖中央,越过有“凤簪凝香”美誉的九孔香水湾桥,在永盛茶园,于湖光倒影中,可以穿越百年时光,重温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的梨园情怀。
站在龙泉湾湖面南侧的木栈道上,穿过碧波荡漾的宽阔水面,“丹凤朝阳”大型铜雕塑及其左中右三侧雄伟的唐山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高高的龙山阁尽收眼底。“丹凤朝阳”雕塑总高度70米,重447吨,由青铜铸造,基座为花岗岩雕刻而成。雕塑主体为美丽的凤凰昂首向天,中间以圆球寓意“太阳”,八狮拱卫,高耸入云,视觉冲击力极强。与位于南新道和建设南路交叉口的“南湖之门”凤凰雕塑一样,都出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之手。龙山是在大量无序堆积的粉煤灰和煤矸石等工业废料基础上治理、修复、改造而成的。在山的形状塑造上,建设者们下了苦功夫,既整理出龙首、龙身和龙尾的形状,又巧妙运用山脊、山谷、鞍部和低洼处等自然地貌,塑造了山顶的龙源、西北的花谷、东北的岩石园、东南的花海、正南的花溪等景观建筑。在东部、西部和龙尾的附岭,遍植大量银杏、金叶白蜡、黄栌、中华金叶榆、红枫、槭树等彩叶树种。北侧依土质种植了核桃、油桃、桑树、李树等。林下空地种植地被性的宿根花卉和节节草坪,原生态的石质台阶既穿插其中,又遍布其间,成为人们漫步登山、休闲休憩的好去处。高30.3米的龙山阁是南湖的制高点,是以元代宫廷画家、“元代界画第一人”王振鹏所绘的《龙池竞渡图》中的“宝津楼”为蓝本建造的,大多采用粗木大料,整个楼阁体型巨大,给人以气势宏大、体态遒劲之感,符合唐代的建筑风格和审美。龙山阁与西南方向隔水相望的凤凰台,同为南湖的制高点,更是秋日登高凭栏赏月的最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