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理论园地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 重要论述唐山实践研析

徐淑玲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先后作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等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阐明了“三农”工作的核心内涵、实践价值和方法路径。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怎么看、怎么办、怎么改、怎么干等理论和实践问题。2013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论述了“三农”工作的基础性地位。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三个不能”明确了党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的宗旨使命。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个坚定不移”从国家层面确定了“三农”工作的重点。2024年,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三增”指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农”工作的重点和方向。202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三个更加”是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要求,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充分认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实践价值。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取得的成就了不起。但是,应当清醒看到,我国也面临着耕地质量低、退化、生态污染、土壤酸化等严峻挑战,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限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国家、省、市持续给予“三农”工作的政策支持没有变。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锚定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2025年河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建设农业强省目标。2025年唐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只有持之以恒推进“三农”工作,真正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农民群众才会更加拥护党,才会更加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题中之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严重自然灾害等复杂形势,我国粮食产量实现“21连丰”,2024年粮食产量达到1.4万亿斤,从根本上把住了粮食安全主动权,守住了“粮袋子”。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洪水、干旱、台风等极端气象灾害频发重发,对于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力、完善农业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构建粮食安全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农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仍面临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粮食的综合自给率仅为81.1%,其中大豆的自给率仅17.5%、玉米自给率维持在90%左右,需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巴西等国家进口。进口粮食,非常容易受到地缘政治冲击,一旦发生战争、遭遇危机,就马上面临有钱买不到粮食、粮食不够吃的风险隐患。因此,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时刻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客观要求。唐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的英雄城市,2010年、2016年两次亲临唐山视察,作出了“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2024年唐山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3.9亿元,成为河北省首座“万亿之城”。但是,也应当清醒看到我市“三农”工作的不足:截至2024年末,我市常住人口772.2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254.1万人,占比32.9%。我市耕地771.48万亩,人均耕地1.02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37亩、远低于全球4.8亩的平均水平。无论是从农业农村的重要地位,还是从我市“三农”发展的现状看,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因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破解我市“三农”难题,扎实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撑。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强化政治责任,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推动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牢牢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确保良田粮用。强化质量监管,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鼓励支持农民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做足做活“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文章。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真正将“藏粮于民”“藏粮于技”落到实处。增强底线思维,坚持不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早宽简实”,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全面清查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建立统一的资产登记管理台账。依据国家政策文件,健全全程监管和分类处置制度,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推动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树牢系统观念,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建设高水平“菜篮子”产品基地,加强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动态管理,落实各项补贴、贷款贴息等纾困政策。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唐农”品牌走向全国,强力推进渔业、蔬菜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唐山净菜”进京规模,提高唐山特色农产品京津市场影响力。坚持守正创新,全面落实农村改革任务。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办好2025年丰收节。深化农村改革,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开展农业科技研发、技术集成和试验示范推广,强化优质强筋春小麦、耐盐碱水稻、高油酸花生和冀东奶山羊等特色优质品种选育推广。健全治理体系,提高乡村善治和乡风文明水平。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强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开展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和美乡村“十百千”工程,集中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倡导践行“六尺巷礼让家风”,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贡献“三农”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此文为唐山市委党校2025年度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的唐山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