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英文aneurysm,来自拉丁文aneurysma,意思是扩张。动脉瘤是血管壁局部异常的扩张,也被称为囊性动脉瘤,是脑血管囊样的突出,因类似于浆果的形状而得名颅内浆果样动脉瘤。一旦动脉瘤形成就有可能发生破裂,引起中风。对于这样严重的医学急症,应尽早治疗。动脉瘤破裂有50%~85%是致命性的,故防止未破裂动脉瘤破裂是非常必要的。
脑动脉瘤以严重头痛的急性发作为特征,病人常描述为:这是一生中最厉害的头痛。动脉瘤的扩张、血栓形成或瘤壁内出血可导致亚急性单侧眶周头痛。但头痛并不总是伴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海绵窦内颈动脉瘤可产生面部疼痛。动脉瘤破裂导致的颅内压突然升高,可引起脑灌注压急剧下降而出现晕厥(50%的病人),亦可出现精神混乱或轻度反应迟钝。25%的动脉瘤性病人出现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大部分发生于动脉瘤破裂后的24小时之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出现颈部疼痛或僵硬,畏光,害怕声响,或其他感觉过敏现象;蛛网膜下腔内血液降解产物的积聚可引起发热。另外,还可出现恶心或呕吐,出汗,寒战和心律失常。出血或缺血可导致局灶性功能障碍,包括:肢体无力,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记忆缺失或嗅觉障碍,局灶性症状常见于巨大动脉瘤。如出现呼吸或心血管功能障碍,是脑干受压的先兆表现;出现内分泌机能障碍,是由于鞍内动脉瘤可影响垂体功能;鼻衄,偶发于外伤性动脉瘤。
专科查体可能发现头皮静脉扩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如大脑大静脉瘤),或眼眶血管杂音(如海绵窦颈动脉瘤)。由于动脉瘤的特点,神经系统查体的发现差异较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伴有颈部僵硬,意识减退,玻璃体下出血,瞳孔异常(典型的为瞳孔扩大),眼肌麻痹,颅神经损害和其他局灶性功能缺陷。巨大动脉瘤或梭形动脉瘤会有占位效应或远端血栓栓塞,导致永久性局灶性功能缺失,视神经萎缩或其他颅神经病或脑干受压。 某些特定位置的动脉瘤会出现特异性的综合症。前交通动脉是最常见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
(唐山市工人医院 神经外二科 魏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