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一天,天气晴朗,我和两个好姐妹相约去爬山。气温依旧寒冷,令人着实不敢逞能脱掉棉衣。我们坐上大巴车,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颠簸,早上8点终于到达目的地。
那是一座什么山啊?!它没有耸入云霄、巍然屹立的威仪,在山脚下稍微一抬头就领略了她的大半个身子。这山就像农户家的一口做饭的大铁锅倒扣在地平线上,令我的一腔热情一下子减了一半。
既来之,则安之,两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山顶。在山顶看到了什么呢?看到有一个长达15米的山洞,在山洞的周边散落着几十棵柏树,其他什么也没有,来前的兴味盎然彻彻底底变成了兴味索然。
中午12点我们回到了出发时的村庄,七拐八绕看到一座二层小楼,它是村里唯一的二层小楼,也是这个村子里唯一的小饭店兼小卖部。它依山坡地势而建,一层是小卖部,小卖部的上边又接了二层是饭店,而去二层饭店需要顺着房后的小山坡向上走十来米,再走由铁板焊就的小路。我们停下来,卸下背包在小卖部屋外的墙角席地而坐,早起吃饭早,又爬了半天的山,着实饿了,于是打开随身携带的背包拿出自备的饭食准备开吃。
“哎!三个妹子,你们是来爬山玩的吧?外边冷来屋里吃吧!”随着一串清脆如银铃般的声音响过来,一个中等身材、脑后梳着一个马尾辫、面色红润的中年女人从小卖部里走出来。“进这小屋来吃吧,屋里有空调,暖和!”女人指指小卖部后的一间小屋。我们几个人相互望望,我心里泛着寻思:也不买人家的饭,去人家屋子吃咋好意思啊!于是用蚊子似的腔调说:“不去了!谢谢!”女人就像医院里的B超机,一下就超出我们的难为情:“别客气!你们自己拿的饭也没关系,进来吧!”顶不住初春的寒意,我们拎起背包,跟随她进了屋。屋子不大,有锅碗瓢盆等物,很显然这是厨房。“我还得卖货去,这儿有锅,把你们的饭拿出来自个热热,别吃凉的,容易闹胃病。”女人招呼着,“你们想喝热水,这有水壶还可以自个烧。”女人的脸上写满了热情。
我们猫在屋里,一边吃着饭一边享受着空调送出的暖风,不大一会儿,一股暖流从脚底慢慢升上来,继而又流遍全身,我平生第一次觉得身在外却依然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和舒适,刚刚爬完山的失望顿时被这暖流彻底击溃。中午的饭是几张饼,几个苹果,几根黄瓜。我们觉得大饼就苹果既香又甜,就把苹果消灭光;至于黄瓜,虽然清香且脆,但总觉得不及苹果,最后剩下两根。
不多时,小卖部里又来了几个爬山人,他们点了几个炒菜,这下女人急得走路都带风。看着女人忙忙碌碌的身影,我们自告奋勇地给女人当起了服务员,帮着择菜、洗菜、切菜又把一盘盘家常菜端到客人面前。客人们用餐间隙,又招呼老板娘紧着上一盘黄瓜。“黄瓜刚好没有了!”女人皱着眉嘀咕着。“大姐,我们有黄瓜!”我们一边说着,一边从背包里掏出黄瓜放在案板上。“真的呀!”一抹惊喜就像一道阳光降临在了女人的脸上。此刻的我们,那一个个脸上更是光芒万丈。我们把黄瓜切成长条,接着女人又拿个碗,碗里倒上半碗豆瓣酱,说:“嗯,黄瓜蘸酱好吃!”这时的我很庆幸中午吃饭剩下了黄瓜,而不是苹果。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一天,我们收获了爬山之外的无限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