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
今天,我参加了滦南作家写家乡专题采风创作活动。我们一行30余人先后到滦南县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到潘家戴庄纪念馆悼念殉难同胞,到革命老区村程庄镇西胡家坡村采风学习,了解该村红色文化建设相关情况。当我站在一座座英烈墓前,盘点着英烈们一幕幕感人的故事时,眼眶里充满了莹莹泪花,心里激荡的是楚楚酸痛。英烈们为了民族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今天,我们享受着安宁,更应感受到英烈精神的弥足珍贵。
(刘红娟)
3月30日
早晨,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儿子已经趴在我的床头,一脸无邪地望着我说:“爸爸,生日快乐呦!”儿子的祝福蓄满了我一天的能量。
阳光初启,一扫几日的阴霾,好兆头啊!排队洗车的间隙,我收到了来自母亲的生日祝福。她把柔性的母爱浓缩成字里行间的刚性,暖。
若不是妻子说今年我的生日日期是阴历和阳历与出生之日一模一样,我还真不敢想象自己已近不惑,算了一下这样的日子19年一个轮回,一生才有几次?值得留念!话又说回来,这么大的人了,还在让母亲担忧,不该!
整个下午我都在陪儿子放风筝,游兆丰山。毗邻兆丰山,有一块大面积的空地,我告诉儿子手握着风筝线先站在远处,然后我拽着风筝加速跑,等风筝飞起约十米,再松手把风筝完全交给他。这下可忙坏了儿子,为了不让风筝线缠在路灯上,他一会跑到南边,一会跑到北边,时而又拉扯下风筝线,给风筝助力,以免它掉下来,三四个来回下来,他已是满头大汗,却不亦乐乎。
仿佛是命运的眷顾,和家人一起吃晚饭,不需仪式感,平平淡淡我都觉得很幸福,这种幸福是溢于言表的甜,是抚平岁月的念,氤氲在我的心间,恒温不变。生日快乐!
(孙斌)
3月31日
金性尧编辑点评的《宋诗三百首》今天读完了。我合上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像是一首曲子弹完了最后一个音符,一支香燃尽了最后一缕烟。伴随书本的余韵,我心里更是有一番满足感,仿佛这本书上的知识已经在我大脑中消化了,那些文词的营养粉碎为分子,随着血液渗透进细胞,被吸收,重塑成为我肌体的一部分。而这本书此时才算是完全为我所有。那些买来放在书架上,从没看过,或者打开翻过几页又放回去的书,不能称之为我自己的财富。它们不属于我,它们的躯体虽然在我家,但灵魂却不在,那些人类的精粹游荡于天边云外。而这样的书,我应该有上千本。我会慢慢用心网把它们一一捕获回来,让其塑造我阙如的灵台。
(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