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像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幸运儿,她站在最美的人间四月,站在盛大的春天,说不出地令人喜欢。
谷雨时节,南方大概已是落英缤纷了,花潮渐渐退去,暮春时节的烟雨江南恰似一幅宁静致远的国画。
此时的北方正值盛春,天光清澈,大地明媚,万物勃发,鲜花盛开。城市的大街小巷被各色的花儿簇拥着,海棠、丁香、樱花,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花王月季和绝色牡丹才是这个春天浓墨重彩的最后一笔。
山野的桃花和梨花此时开得绚烂,她们像大自然的两位美女诗人,一个白衣典雅,一个艳冠群芳。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会回老家一趟,奔赴山间田野,去追随梨花,艳遇桃花,看她们在风中起舞,在天光中闪亮。
我总是想,谷雨这个名字是谁给起的?过去的乡村是讲究耕读传家的,也许是乡村的哪个教书先生,在一阵微风细雨之后,想象着雨生百谷的场景而灵感生发的神来之笔吧。
印象中,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古老农业文化,是经验,更是智慧,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意蕴。仅仅是这一点,就让我觉得生为中国人是多么令人骄傲。
谷雨,仿佛天生带着诗意,我想由衷地说:我们的先人、农人,才是最好的诗人。谷雨,看到这两个字,就让人内心觉得柔软,想到《诗经》,想到古代,仿佛一抹清新而又隐逸的芬芳在空气里氤氲着。每到一个节气,思绪总是自然地回到乡村。
节气的来处在田野,在乡村。节气里深藏着农业文化和农业文明,意味着农时,比如种植、收获、储藏以及某种生活方式,也是天象,是温度。即使我不识字的奶奶也熟知二十四节气。记得奶奶教过我关于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乡村的记忆在脑海中回放,旧场景是如此温暖,而眼前的谷雨又是如此清新又明媚。
谷雨到了,就像时间按下了某个密码,农人开始掐算,该栽种什么植物了,该灌溉麦苗了。是的,谷雨,在我的印象中是一方广阔翠绿的麦田,麦苗在风中野野地攒动,正是拔节生长的好时节。农人们忙着在麦田里灌溉,渠水淙淙,野花遍地,欣欣向荣。
前两天回老家时,发现榆钱未落,香椿芽刚刚长出两寸。老家的大嫂正在门前架了篱笆的小块地里忙活,栽种西红柿、黄瓜之类的各种菜苗。
小时候,特别羡慕城里人,城里的小女孩可以穿裙子,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此生没有成为城里人,觉得特别遗憾。而现在想来,反而觉得自己生在农村也是一种幸运,因为乡村离自然更近,更能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生长于乡村培养了我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就像那时候储存了一笔财富,而现在的每一次回想都是在消费,所以,心存感恩。
对于今天的城市,节气只属于一种文化,一个时间节点,是花开了,雪落了,是祈愿,也是祝福。一个节气连着一个节气,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走向时间的深处。
此时,窗外天阔气清,大地繁盛,野花书写古老的《诗经》,牡丹回忆盛唐的繁盛,只此青绿的山野,重展大宋的画卷。一切都在努力生长,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延伸出来,有喜悦也有茫然。时光起落,是暮春,也是盛春。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们享受着谷雨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