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生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微生活

5月11日

早上去启新旧书市场,花116元,购大小厚薄书籍63册,塞满了两个环保袋。我买书,不为收藏,只为阅读,所以,完全不在乎版本、品相,只要有片言只语触动我心,我便捡在袋中。2元书买得最多,约30本。其中的《世界文学随笔精品大观》《社会学简明辞典》等等我认为都算捡了个大便宜。一元钱一本的残本小人书,我从两个摊位共挑了23本。小人书,我主要是欣赏画家的构图与笔致。其中有两本《基督山恩仇记》,两本《桐柏英雄》,《细柳》等三本聊斋故事……《聊斋志异》原书我读了许多篇,偏偏对这三个故事茫茫然一所无知,买回家后立即一读为快,颇受启发。(张军)

5月11日

那是一天放学后的傍晚,我和妈妈手牵手,一同走进了熙熙攘攘的市场。

在众多的摊位中,一家泛着银白色光芒的小摊吸引了我,那是一家卖烤鸡腿和鸡架的小摊。那烤鸡腿儿香气扑鼻,金黄酥脆的外皮上撒上红亮的辣椒粉,极其诱人。我眼巴巴地瞅着它们,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妈妈看穿了我的心思,微笑着点头同意让我品尝这份美食。我欣喜若狂地接过老板递过来的烤鸡腿儿,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口。那一刻,我的味蕾仿佛被唤醒了一般,酥脆的外皮,鲜嫩的肉质,恰到好处的调料味道,一切都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我陶醉在这份美味之中。我抬头看向妈妈,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那只烤鸡腿儿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我和妈妈之间深厚情感的见证。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幸福。我相信,这份美好的记忆将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赵炳霖)

5月12日

古人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姐妹几个也对这句话深有同感。于是,在母亲节来临时,我们纷纷约定,不管哪个姐妹收到任何礼物,都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喜悦。

于是,在母亲节这一天,我们姐妹几个隆重地相聚,还带来了各自收到的礼物。礼物有序地摆放在展台上,一捧鲜花,一盒留娘糕,一个扭扭棒制作的花篮,两盒化妆品,两条项链,两个手链……我们看着这五花八门的礼物,早已是心花怒放。

首先安排拍照录像,各自拿着自己收到的礼物,拍照留影,我们惊喜地发现:在每个人的照片里,礼物虽然不同,模样略有差距,但脸上洋溢的幸福满足是如此雷同。拍完自己收到的礼物,然后再交换礼物,拍照录像,这样,一份喜悦被无限复制,变成了众多个喜悦。

拍摄录像结束后,我们静下来,喝茶聊天,享受美食。谈着家庭、育儿、健康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每个人说的都是肺腑之言,感叹着我们相互陪伴给对方带来的快乐。我们的眼里,脸上,满是笑意。爱,是如此亲切,毫不夸张地说,真是“相看两不厌”啊!(刘红娟)

5月13日

这几天断断续续地整理家里的物品。想当初,我在10年前的艰难时刻,一边听着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一边艰难地在家里扔东西,从衣服、鞋子开始,然后是厨具、零食,再是工艺品、纪念品,最后是书。整理自己物品的同时,也是整理内心的过程。生命是不断丢弃的进行时吧,把不成熟的思想,不独立的人格丢掉,剩下简单而丰富的自我。

当房间里空荡荡的,说话有回声的时候,我终于可以轻松地坐下,感觉自己是这个家的国王。我既然可以控制住自己的物品,接下来就可以控制情绪和信念。

第一次断舍离后,我日常还会扔东西,虽然做不到极简,但也曾经三四个月在淘宝只买食物,而不买其他物品。生活是厨房和原野的连接,人需要物质和能量来支撑生命,只要吃饭和玩乐就会买东西。需要的物品就买,不需要的就不买,尽量不浪费,不控制自己的需求,也不纠结极简主义的苛刻信条。

这段时间再次检视这几年增加的东西,它们已经物尽其用,不再被需要。我知道得开始第二次大规模断舍离了。在每一个节点时刻,人都要进行一次大清理,告别过去,轻装开始下一段旅程。(王川)

5月13日

午后,在一个十字路口,我看见一只黄色的蝴蝶闯了红灯。它从放行的急速行驶的车辆上悠然飞过,从容飘向篱畔的一丛蔷薇。我朝它飞走的方向咧了咧嘴,挤出一丝尴尬的笑意,懂得了一个道理:我没有达到海阔天空任逍遥的境界,是因为我的身体还有灵魂,都没有蝴蝶轻盈。阮籍说:“礼岂为我辈设也?”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特称判断,而非全称判断。也就是说,阮籍所指,并非全部礼法,而是部分礼法。生而为人,不可能推翻人类所制定的全部礼法,完全任情任性地生活。《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老邪,也并非蔑视所有的礼法,他所憎恶的,只是那些繁文缛节而已。基于这种理念,他为陆冠英和程瑶迦举办了一个极为简朴的婚礼。我的身心虽然没有蝴蝶轻盈,但我也不甘做一块笨重呆滞的石头。在某些领域,我要无拘无束地飞翔,谁也别想限制我。

(程冬)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