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三候之:一候鸿雁来宾 候鸟开始南迁,等到寒露时节南飞的鸿雁已经是最后一批了。先到者为主,后至者为宾,所以这时南飞的鸿雁被称为“来宾”。
寒露三候之: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鸟避寒,海边蛤类却多了起来,且壳的花色与雀鸟相似,古人就将“雀”藏和“蛤”出作为此时的物候特征,浪漫地认为雀鸟变成了蛤。
寒露三候之:三候菊有黄华 古人用“黄花”指代菊花。菊花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在寒露节气后陆续开放,这里一个“华”字,准确地描述了菊花盛开时的华美景象。
霜降三候之:一候豺乃祭兽 到了霜降节气,豺开始猎杀其他兽类存放起来,以储备越冬的食物,看上去就像以兽祭祀一样。
霜降三候之:二候草木黄落 霜降节气5日以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草木开始凋零,到处都是枯黄的落叶。
霜降三候之:三候蛰虫咸俯 霜降节气10日后,寒气越来越重,蛰伏过冬的昆虫开始闭户不出,进入冬眠模式,蜗居在洞穴里等待春天的到来。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在“二十四节气”中,“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即半个月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分三候,一年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古人将各“候”均与一种物候现象相对应。这是古人独有的关于时令、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属于我们祖先的时间哲学,至今仍然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我们的日常生活。 (韦远东 文/绘)
轻寒正是可人天
笑迎霜来看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