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悦读 上一版   
上一篇

惟有葵花向日倾

□ 王艳

(丰翠松 绘)

“这个小姑娘,活得像太阳”,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女主角盛明兰仗义出手帮好友争夺彩头时,同为女性的魏行首由衷赞叹道。

谁不想拥有一个“像太阳”的朋友呢?炽烈、赤诚,用光和热源源不断地给你温暖和力量。但是,明兰自己也有无数的烦心事,当她能量不足时,却不愿轻易去求助最智慧的祖母或最能耐的丈夫,因为清醒认识到,“这天下没有谁是谁的靠山,凡事最好也不要太指望人,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实在要指望,也不能太多、太深,指望越多,难免会有些失望,失望一多,就生怨怼,怨怼一生,仇恨就起,这日子就难过了。”于是,在祖母病倒、丈夫入狱、无人可依时,明兰才真正变成了自己的“太阳”。

植物界,也有一种花朵,它既“像太阳”,又“向太阳”。它跟明兰一样,有明确的成长轨迹,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白天随着太阳转移,太阳落山了,也不枯萎萎靡,慢慢往回转摆,暗自蓄力,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再次升起。

这是向日葵。

古称“向日菊”,明末学者赵崡所著《植品》写道:“又有向日菊者,万历间西番僧携种入中国。干高七八尺至丈余,上作大花如盘,随日所向。花大开则盘重,不能复转。”又称丈菊、西番菊、迎阳花,明代王象晋《群芳谱》:“丈菊,一名西番菊,一名迎阳花。茎长丈余,干坚粗如竹。叶类麻,复直生。虽有旁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盏,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至秋已转紫黑而坚。取其子种之,甚易生。”“向日葵”之名,大概到清代才完整得见,成书于康熙二十七年的《花镜》载:“向日葵……只堪备员,无大意味,但取其随日之异耳”。

宋代司马光有一首《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最后一句,有人把“葵花”翻译成“向日葵”,大抵为讹误。一则,向日葵大约明代传入中国,宋代成诗的可能性极小;二则,向日葵的花期在盛夏的七八月份,“四月清和雨乍晴”的初夏,可不是它的花期;三则,诗中的“葵花”,可能指蜀葵之类葵科有向阳属性的花朵。北宋韩琦写过一首《蜀葵 》:“炎天花尽歇,锦绣独成林。不入当时眼,其如向日心。”便记载了蜀葵的向日特征。

“晓起娇姿正向东,黄昏转对夕阳红。倾心只解趋炎势,枉负滋深雨露功。”清末蔡添福的《向日葵》诗,对它极尽讽刺,说向日葵趋炎附势,像跟屁虫一样只会对着太阳转动。其实,花盘盛开后,向日葵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 ,成长为坚定的植株。为什么朝向东方呢?因为向日葵花粉极怕高温,容易灼伤,固定朝向东方,可以避免正午阳光直射,减少辐射量。此外,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时,花盘可以第一时间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烘干夜晚凝聚的露水,减少受霉菌侵袭,而且花盘变温暖,会更容易吸引昆虫帮助传粉。向阳或不向阳,都是生存之道。

向日葵,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干燥、开阔地区,耐低温,所以在东北极为常见。盛夏,硕大的棕色花盘上,花蕊纹路如细密的田字格纵横交错,金黄的花朵一瓣挤着一瓣,远远望去,灿若云霞……妈妈工作的小学,离山脚的葵花地很近,有时下了班,妈妈会带着我去田间给葵花打打尖儿(掰掉多余的向日葵花朵),她劳作,我折一片葵花的大绿叶子遮阳,跟在后面给她讲故事,大概话痨就是那时练出来的。

一到深秋,结满瓜子的沉甸甸的花盘被压弯了腰,用镰刀将花盘削下,在晴日里晾晒干燥。东北农家,几乎家家有一块专门用于晾晒、处理秋收作物的平整宽敞的“场院”,铺成毯子的绿豆秧、堆成小山的玉米穗、排成蜂窝的葵花盘……将葵花籽与花盘分离,东北叫“打毛嗑儿”,戴上手套,席地而坐,用结实的木棒用力敲打晒干的花盘,瓜子就会像一个个小猴子迫不及待地跳将出来……

北方人喜欢嗑瓜子,生的熟的都可以。明朝以前多为西瓜子,清朝时葵花子成为主流。康熙年间文昭的诗《年夜》写道:“侧侧春寒轻似水,红灯满院摇阶所,漏深车马各还家,通夜沿街卖瓜子。”乾隆皇帝于新年在圆明园设买卖街,依照市井商肆形式,设有古玩店、估衣店、酒肆、茶肆等,甚至连携小篮卖瓜子的都有。猫冬的时日,闲暇而漫长。嗑瓜子,成了有趣的消遣。来了客人,一边嗑瓜子一边聊天,话语停了也不觉尴尬,客人走后,主人用笤帚将一地的瓜子皮儿打扫干净,才算真正完成了此次的待客仪式。嗑瓜子是一个简单的正反馈过程,越嗑越香,反馈周期越短,大脑越喜欢,很多人习惯用门牙嗑,时间久了,便在门牙上磕出一个小凹槽——“瓜子齿”,哈哈,牙齿的不可修复,在嗑瓜子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葵花油也是葵花籽的贡献啊,瓜子仁中有30%至45%的脂肪含量,提取出油,颜色金黄,澄清透明,气味清香,是北方重要的食用油。

又到金秋。

故乡的秋色一定美不胜收,那一片片果实累累的向日葵,也一定齐刷刷低下了头。不知道,那些儿时记忆的“场院”是否已长满杂草,那些敲打葵盘的木棒是否还会启用。在外的游子,可能久未归乡,但每一个人,都如故乡的葵花一样,每一天,都在努力地向日生长……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