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曹妃甸新闻 上一版   
下一篇

曹妃甸区打响优化营商环境“妃常好”品牌

凝聚全区力量 护航企业发展

记者景立华 杨海 赵冠群

“好的营商环境像阳光、空气、水和土壤,对经营主体不可缺少。曹妃甸要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投资创业的首选地,让企业家更有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近日召开的曹妃甸区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传递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2024年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宏大乐章中,曹妃甸区将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凝聚全区力量,以企业为中心,全方位护航企业发展,打响“妃常好”营商环境品牌,推进经济大区挑大梁。

2024年

创新之路铸就营商佳绩

2024年,曹妃甸区优化营商环境之路成绩斐然。新增市场主体7915家,亿元以上项目开工110个,完成“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开工”项目103个,居全市首位。企业贡献全区83.7%的GDP和96.98%的公财税收。这些亮眼数据背后,是“极简审批”“制度创新”“法治护航”等创新举措构建的“妃常好”营商环境生态体系。

“极简审批”,激发市场活力。曹妃甸区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理念,创新“极简”审批模式,审批时限压缩50%。帮办工程师团队活跃在企业间,解决千余个问题。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7915家,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0个,完成“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开工”项目103个,数量全市居首,市场活力被极大激发。

“制度创新”,提升政务效能。曹妃甸海事局实施国际航行船舶模块化检查机制,登船检查仅用2.5小时,效率提升近一倍,入选国务院自贸区改革试点。曹妃甸片区还优化京冀企业服务,制定“京津冀政务服务‘同事同标’”,打破区域行政壁垒。累计形成96项自主创新案例,28 项全国复制推广,48项全省复制推广。

“政务提效”,构建便捷服务生态。曹妃甸片区政务服务中心优化环境,承接130项省市下放权限,简化海域使用权审批流程。开辟自贸试验区跨省通办窗口,实现北京3600项政务事项跨区域无差别办理。升级自贸区巡回法庭为诉讼服务中心,引入律所提供法律支持。创新“枫桥式”税费争议调解机制,调解入库税款3000余万元。

2024年,累计为区内企业争取资金支持5.57亿元,新增政策减税降费4.02亿元,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为500家企业续贷126.29亿元,为1181家小微企业新增授信209.2亿元。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到位。

“金融赋能”,为企业注入活力。曹妃甸片区首创“保税混矿代理收汇和境内原币划转”模式,解决企业资金结算难题。推动全国首笔铁矿石期货国产混矿交割、全省首笔境内企业境外商品套期保值业务落地,金融领域“首单”突破 30 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除此之外,2024年曹妃甸区为首钢京唐公司等企业申请增发国债、超长期国债资金4.66 亿元,进一步释放了大企业项目投资潜力,助力企业发展。成立产业基金,精准投向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动 15家企业升规,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落实相关资金政策支持,让企业发展活力满满。

在曹妃甸区发展中,企业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全区现有企业1.9万家,2024年实现增加值1021.9亿元,占全区GDP比重83.7%;实现公财税收120.33亿元,占全区的96.98%,是稳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三友集团等企业申报2024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27项,首钢京唐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等,推动曹妃甸区获评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A类县区,成为推进科技创新的排头兵。2024年新增就业 12013人,企业在吸纳就业等方面表现突出,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力军 。

2025 年

聚焦重点,打响“妃常好”品牌

提升服务质效,擦亮营商招牌。曹妃甸区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自己”理念。推动“只进一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涉企审批事项“共享互认”,落实“拿地即开工”等;推动“一网通办”,运用数据大模型赋能政务服务;推动“一站服务”,建好用好线下企业服务中心和线上“妃常好”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一视同仁”,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完善“双盲”评审机制。今年2月曹妃甸区企业服务中心运行,该中心是曹妃甸区服务企业的总平台,坚持为企解忧、助企发展,建好、用活线上“妃常好”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实体大厅两个平台,突出诉求解决、产品直销、政策落实这三个特色服务亮点,动态开展涉企服务特色活动。目前,已有人社、司法、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部门60余项多领域服务事项进驻,开展企业诉求征集活动,回访企业530余家,收集解决企业需求30余项。

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发展基础。聚焦企业关切。推动政策直达快享,抢抓政策机遇;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夯实人才智力支撑,落实人才政策,发挥院校作用;力促企业降本增效,利用深水大港优势降低企业成本。

抓好法治建设,织牢权益保障网。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强化法治服务,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打击侵权犯罪行为;规范执法监管,推广“入企扫码”行政执法模式,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信用体系,政府部门带头守信践诺。

优化产业生态,打造投资强磁场。以良好生态延链条,聚焦提升“三率两化”,制定企业需求清单,绘制产业链图谱;以最大力度引企业,开展招商活动,建立项目台账;以高效服务上项目,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

构建亲清关系,营造良好营商氛围。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党员干部与企业家“亲”“清”结合。纪检监察部门加大执纪监督,工商联等单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企业家做强企业。

凝聚全区力量,汇聚齐抓共管强大合力。曹妃甸区各级各单位积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生态。强化协调联动。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定期听取汇报,推动工作落实。各单位、各部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把企业诉求作为“心头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抓具体。区发改局发挥好职能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高效联动工作格局。宣传部门积极宣传引导,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创新举措,培树先进典型,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增强服务意识,积极营造重商兴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利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曹妃甸区在优化营商环境道路上砥砺前行,成绩显著,规划清晰。在“妃常好”营商环境品牌引领下,正以开放姿态、优质环境吸引企业投资兴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贡献更大力量。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