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生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觅 春

□ 秦原

今天去游曹妃甸湿地。曹妃甸湿地绝对是近处不可辜负的风景。一个多小时后,我到了湿地的湖边。这里阒寂无人,天空下的湖水似是初醒,静悄悄地融化了春天的暗绿,渺渺茫茫地舒展向远方。阳光落在水面上,叮叮当当地跳跃着,像是小小的金子。

这片天地并不属于我,是属于无数鸟儿的。一只水鸟扇动翅膀,浮游一段,像是欢乐至极的舞蹈。有的鸟深潜水下觅食,忽然又如小潜艇冒出水面。还有几只身形很大的飞鸟掠过上空,翅膀的影子覆盖了日光。我趴在栏杆上,呆望着这些生灵自由地飞翔,鸣叫,觅食,它们像是从来都如此,也永远会如此。

湖水中有数个小岛,仿佛是碧玉盘里的青螺。有小道通向其中的一座岛。我曲曲折折地在没有路的荒草丛里穿行,沙地上有鸟们的三爪足迹,却没寻到鸟巢。我们直走到岸边,倏然,一只大鸟被我们惊起,羽翅扑簌簌地拍打声,也惊了我一跳。打扰到鸟儿的安栖,我很是歉意。

我闭目聆听。忽然,天籁清晰入耳。飒沓的风声,几阵轻盈的鸟鸣,湖水轻拍岸边,芦苇摇落枯叶。我张开眼睛时,这些声响是混杂一团的。合上眼皮,这世界就丝丝分明。眼盲时,心反而不盲。

下一站,我去了曹妃甸的海边。与湿地的天然野趣不同,这里人工雕琢很多。但大海、沙滩和天空是自然的,人力所为的秋千、观景小屋、以及椰子树也是用心良苦,让这里更浪漫、舒适。海水清澈安静,轻轻涌来又涌去。海风也温柔如鸟羽,拂过耳边。我踏遍了沙滩,看一群群年轻人在拍照、放风筝、遛猫咪。有了他们,这片海岸有了生命力,有了呼吸。在云朵形状的秋千架上,我也荡来荡去,仿佛飞到了云上。旁边架上的两个女孩荡得更高,她们的快乐也更简单,更纯粹。

看着太阳西坠,我把今天最后的一丝美好享尽,把鞋中的沙粒、衣襟上的海风、耳中的鸟鸣一起带上了归途。

今日春分,天气果真越来越柔和了。我去看郊外早开的桃花,不想辜负这一天。

穿过一个村庄,经过了一大片麦田。我停车走到田边,返青的麦苗在风中簌簌抖动着叶子,像是茸茸的小兽在满地细嗅。它们知道今天是春分么?在夜间会做麦浪金黄的梦吗?

欣赏过这片恰到好处的绿色,又看到路边的花树果然罩染了朦胧的粉色。寻来寻去,一座大桥下隐藏了几株山桃,我由远及近走向它们。“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胡兰成这样写桃花。但是今天我面前的桃花却不依照胡的言语。它们在春风中自在轻摇,无意理会人类的目光与笔墨。花朵们的粉色在阳光的穿越中闪烁不定,这一刻是晶莹透明的,又在一瞬间浓酽起来。

粉桃花如此,白色的桃花美起来更是毫无理由,它们与蓝天相和,在我仰头望去时建造了一片幻境。半弯早升的月亮忽然从枝条中跃出,似是一朵白花瓣被春风吹落在天上。

在桃树下,我拉近枝条,细细地看花朵们的花蕊、花药,品着颜色和香气,一起被风卷拂的瞬间,我与桃树成为朋友,成为久别的故人了。

还有那么多株桃花没有苏醒,它们的梦还有一帧没有完成。阳光的金箭射中了花苞,也射中了我的心。它们会在几个日夜后绽放,我也会在那个时间来拥抱全部的春天。

今天又去寻觅春天,说走就走。风比昨天要软,空气中的暖意蒸腾出人的汗粒。

南湖公园的路弯来弯去,我没遇到盛开的花树,却找到了一片开阔的水域。令我讶异的是,水面上飞旋着大群的白色水鸟。它们啁啾不止,上下翻转疾飞。它们舒张着翼展,飞掠过湖面,划破水皮,稳准地叼起鱼儿,再弹向空中。在瞬间可捕捉到它们凌厉的翅尖,白色的胸腹和黑色的飞羽。它们在畅快地进食,平静的湖面被这些机敏的舞者、歌者烘托成一座饕餮盛宴的舞台。

我痴痴地望着它们进餐,几乎忘了看那平远的湖岸,如宋画般淡墨勾勒,还有一条轻轻慢慢游来的青鱼,一甩尾潜到湖的幽深处。

我回过神来,在湖边的小路上走了百余步。脚下湿湿的泥地中,我找到了滋生的野菜幼芽,又嫩又软,如婴儿的小唇。垂柳们也长出芽苞了。我摘下一粒入口,是植物的淡淡苦味,我感觉这味道是青色且透明的。很奇妙,一小块春天就在我口中啊。

我又去了另一处水域。这里有适合散步的木栈道,而且水面上还留有一大片枯荷,经历了严冬,它们在等待抽枝绽放的时刻。此时的枯枝与湖水相映,想起苏东坡与张怀民赏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我从千年前借来这两句形容这里的湖荷。

这片湖水中的住客是凤头辟鸟鹈,在荷枝之间,它们戏水、游弋,潜泳,哗哗的水声带着欢快的节奏。更妙的有一对辟鸟鹈正在水上筑巢。它们用长喙叼来枝条,折成合适的长度,一根根搭建着婴儿房。三月是辟鸟鹈求偶的季节。这对凤头辟鸟鹈大概今天就可以把窝建好,然后产卵,孵化小鸟……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水鸟搭窝,季节在轮回,新老生命在交缠。一股力量支配着大自然和自然中的人类,在其中,我们感受,我们敬畏,更深深感叹。但我此刻却静默难成言语……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