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农村学校教室、办公室冬季生炉子取暖的引柴,都是靠学生们到庄稼地里去拾。
1971年,我上初中时,曾因拾引柴惹过祸。当时,田边地头、犄角旮旯的柴草都经过了三次左右的洗劫:头茬被割草的社员抢去了,二茬让生产队的牛马啃了,剩下的末一茬让人用镰刀锄头连根除了。引柴只能到庄稼地里去寻找。高粱穗和玉米棒子被收走后,秸秆被拦腰割断,上部四分之三供生产队作牲畜饲料,下部四分之一的茬子留在地里,日后分给社员当柴烧。如果秸秆被擦根斩断,剩下的就叫作“茬头儿”。我们所拾的引柴,就是“茬头儿”。
庄稼收割后,大田里只剩下“茬子”了。尽管如此,仍然由护秋人员看护着,不能随便拾。全校的学生一窝蜂地到屈指可数的几块高粱、玉米地里拾“茬头儿”,狼多肉少,许多同学一无所获。情急之下,几个胆大的同学将“茬子”连根刨下,中间再来一镐,使“茬子”一分为二,现场制造出“茬头儿”,然后装进筐里。我和附近的同学也纷纷效仿。
我们满载而归后,护秋员领着村干部气势汹汹地找到学校,非要查出“领头羊”带到大队坦白交代“罪行”。见此情形,校长一面派老师上前敷衍,一面差人请来了贫下中农管校代表。管校代表劝村干部和护秋员,拾不到引柴,师生就会挨冻。再说,学生们一年到头在学农劳动中为村里翻地、插稻秧、除草、施肥、收割,付出那么多劳动,村里给学校送点引柴也是应该的。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农村的学校有了暖气,拾引柴也早成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