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旅途,行至晚年,便如仲秋的夕阳,虽不及盛夏之热烈,却别有一番温煦与沉静。那光芒不再刺目,而是柔和地洒向大地,将万物染上一层金黄,仿佛在有生之年,欲将所有的温暖都倾泻出来,献给天下最可爱的人。
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便是如此。我们曾经历过春的生机勃发,夏的繁荣茂盛,终于来到这硕果累累的秋季。我们的步履虽已蹒跚,脸上的皱纹虽已布满,但目光却依旧清澈明亮;我们的发丝虽已雪白,但智慧却如老酒一样醇香。我们端坐在门前的藤椅上,看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心中自有一片充满余晖的天地。
我出去散步时,经常见到邻居李老先生,他年逾八十,每日清晨必至小区公园,练一练太极拳,而后与二三老友开怀畅谈。他说:“年轻时总觉时光漫长,如今方知白驹过隙。”他家的案头摆着文房四宝,他有空就练练书法,楷书写得颇有功夫。近些年他又开始学山水画。他说不是要成画家,只是觉得心中有些景象,欲借笔墨留下美好的记忆。他的画技虽不甚精,笔下山水却有一种岁月沉淀的韵味,那是年轻人学不来的。
老人对时光格外珍惜。因为他们明白,余下的光阴不像青春时那般看似取之不尽。他们不再急于奔波,而是学会了驻足欣赏。一花一木,一茶一饭,皆可成趣。他们读书不再求快,而是一字一句地品味;他们交谈不再喧哗,而是慢声细语地倾诉内心的所思所想与苦辣酸甜。
夕阳西下,却依然从容不迫地铺展它的余晖。老人亦如是,明知岁月有限,反而活得更加通透自在。他们不再为虚名浮利所困扰,不再为家庭琐事而烦恼,而是倾心专注于家人的笑脸,孙辈的乖巧,老友的问候,以及内心深处的那种平和与淡定,从而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味道。
太阳落山时的天空,往往呈现出一天中最绚丽的色彩。橙红、金黄、绛紫交织,美得令人屏息。老人的晚年,何尝不是如此呢?尽管体力不如从前,却可以拥有年轻人难以企及的睿智与淡泊。他们经历了人生的起伏,看透了世事的无常,反而能够以更加超然的态度面对一切,活出精彩的人生。
珍惜晚年时光,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要遇事想得开,放得下;不要焦虑于来日无多,而是要放平心态享受当下。老人如同夕阳,不因时光即将西沉而黯淡,反而要绽放出最为柔和动人的光彩,这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老人如晚秋的阳光,温暖而不灼人,明亮而不刺眼。在这人生的晚秋季节,他们收获的是历经沧桑后的智慧,是洞明世事后的从容,是放下执念后的自在,这才是老人生命最美的时光。